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3.0°C-16.7°C
澳元 : 人民币=4.79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2023-01-03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作者 | 顾 韩

编辑 | 李春晖

2022 年底,新综《无限超越班》为内娱贡献了不少谈资,也挽救了这个综艺小年岌岌可危的话题度。从学员到导师,皆是戏多话题满,充分彰显出演技综艺的独特能量。但说到底其沾的又是 2022 年剧集火热的光,真不知该为综艺喜还是悲。

曾几何时,演技综艺是综艺市场上冉冉升起的一个新模式,最火的时候一线卫视、三大网站扎堆做。然而它并没有像选秀、音综一样稳定下来,最资深的一档《演员的诞生 / 我就是演员》也不过做了四季,停在了 2021 年初。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1

究其原因,对流量话题的追逐导致了演技综艺自我推翻。

它在流量时代的行业乱象与观众怨声中应运而生,理应挖掘遗珠,展示正经表演。然而,最终它变成了流量爱豆无数镀金手段中的一种,审丑多过审美。在时长有限、剧情参差、角色不同等情况下,强行单独给表演打分,这样的比拼方式也暴露出许多弊端,被重新审视。

然而,演技已经 solo 出道,便没法再把它塞回去。如今,脱离剧情、脱离人设,对着短视频、对着动图、乃至对着图片谈演技的大有人在。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2

在没有演技综艺、" 炸裂式 " 审美也终于过气的这小两年里,有关明星演技的讨论却远未休止,反而在论坛、在短视频、在微博热搜上愈演愈烈,让硬糖君也跟着学了不少优美的中国话,以及贫乏的中国话。

拥挤的演技营销

在谈论变化之前,需要先理清这样一个问题:演技话题的舆论场中,究竟存在着哪几方势力?

纯观众可能会形成自己的好恶,可能会成为附和者,去贡献点击与热度,但未必会费心论证、第一个发起讨论。有这份动力和能量的,就近两年来看,主要有三方:艺人、片方的演技营销,粉丝行为(安利、控评、反黑、攻击对家、给对家倒油……),以及窥见流量密码的新媒体创作者。

前两者时常形成合力。一个词条总不能全是营销号与水军投放,往往要由粉丝带着文案与精修物料来充盈场面。他们的努力则令新媒体创作者不愁选题与市场,后者的存在又刺激着粉丝不能松懈,要努力反驳、反黑,或者用产出控场。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3

很多人都敢说,演技话题的高度存在感,首先就要归功于泛滥的演技营销。量越来越大,用词也更加不明所以、令人在意。而一旦你开始琢磨它是什么意思,就中了对方的圈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 2022 年演技营销尤为拥挤?一个比较积极的理解是——这是国剧拨乱反正、重整三观的一个表现。演技越来越成为硬通货,不仅现实题材、悬疑剧在营销中努力划重点,偶像剧也在卷、也要吹。

不仅片方重视、观众重视,官方也前所未有地表了态。2022 年 5 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演员聘用合同示范文本(试行)》中规定,配音的成本(如配音酬金、差旅、食宿)改由演员方承担,或在支付给演员方的片酬中扣除。

或许是受此影响,2022 年连偶像剧的原声使用率都大幅提高,《星汉灿烂》《点燃我温暖你》《卿卿日常》等热剧都是双原声。

用原声的多了,流量明星的原声也就从有讨论价值但缺少素材,转为有足够讨论素材的热门话题。用原声的可以主动营销原声台词,粉丝行走江湖也硬气三分;不用原声或原声拉胯的,更容易被拿出来说事儿,被吐槽为 " 演贝 ",或者名 CV 的脸替。

此外,正如剧集市场洗牌导致制片人上蹿下跳、微博出道一样(),演技营销拥堵,也有流量明星正在更新换代这一层原因。

85 生花回宫,95 生花上位,夹在中间的 90 生花们也得巩固地位或者奋力一搏。总而言之,各有各的 " 性命攸关 "。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4

而流量明星想强调长期价值,无非是靠转型演现实题材或正剧来证明自己。95 生花普遍更有规划,年纪轻轻就几手都要抓,以至于转型路上挤了三代人:赵丽颖《幸福到万家》、白鹿《警察荣誉》、成毅《底线》、王一博《冰雨火》、赵露思《胡同》……演技无疑是营销与外界关注的重点。

吹演技的一百种方式

2018 年左右,演技综艺在观众对于良币的呼吁中诞生,短视频在影视营销以及影评吐槽中也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竞演模式需要演员在短短十几分钟的小品里尽量出彩,短视频更是无需前后铺垫,最好直达高潮。种种原因,导致爆发力作为演技评判的标准之一,被抬到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 炸裂 "、" 爆棚 ",成为那几年鼓吹演技的高频词汇。

不过,正如开头提到的,没做几年,演综便陷入争议。演综中的 " 实力派 " 来到真实的影视作品中,也大多打回原形。连带着观众也破除了对大哭大笑、青筋暴起的迷信,对 " 炸裂 " 不再感冒。

今天大家都是怎么吹演员演技的?

首先,话术受到网络流行语与韩圈彩虹屁影响,整体翻新。流行起 "XX 感 ""XX 式 ""XX 力 " 等格式,表达更精简、内涵更广泛,同时指向也更模糊。比方说," 少年感 " 就是一个可以同时覆盖演员外型、气质与角色特质的形容,不管是长得青春干净还是演得英气蓬勃,都能往里装。

同一谱系的还有 " 少女感 "" 人夫感 "" 人妻感 "" 社畜感 ",等等等等。以往我们可能会说,哪位演员有驾驭平凡小人物的能力、或者适合演都市剧里的 " 经济适用男 "。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 社畜感绝了 "、" 内娱人夫 XX 感天花板 "。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5

《县委大院》王骁

这是名词加 " 感 " 后缀的,还有本身就是形容词、再后缀上 " 感 " 的。如 " 易碎感 "" 脆弱感 "" 破碎感 "(到现在这三个几乎可以通用了),还有 " 清冷感 "" 疏离感 "" 反差感 "" 氛围感 "。意思还是原来的意思,只不过措辞更令人不明觉厉。尤其是 " 氛围感 ",到底是个什么氛围?你倒是给我说清楚。

在这种花式造词的潮流下,一向作为演技营销重点的哭戏被开发出了诸多新名目。

最基础的,强调功能的 " 共情力 "" 感染力 "" 被哭戏整破防了 ";进而强调观赏性的," 神仙落泪 "、" 哭戏破碎感 "(通常伴随着眼眶发红或者战损吐血)、" 哭戏镜头感 ";以及强调技术含量的," 爆发式哭戏 "、" 隐忍式哭戏 "(顾名思义,隐而不发)、" 递进式哭戏 "(哭出信息量)、" 哭戏控制力 "。

还有强调与剧情配合的,如 " 变脸式哭戏 ",演哭戏的时候呈现出人物的两面性;" 强忍式哭戏 ",剧情需要,不能哭出声;还有不追求抽象、走画面感路线的 " 洗脸式哭戏 "" 水龙头式哭戏 "、"XX 哭戏泪珠好大颗 "。除了正片里包装好的哭戏片段,哭戏的花絮也是常用的营销物料。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6

这么一看,吹演技的大思路就很明显了。直接吹整体演技好、演技绝了容易翻车,也容易令圈外人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迂回地吹、局部地吹成为大势所趋。

比方说,吹原声、吹素颜、吹不用替身,吹扛剧、吹奖项、吹业内称赞、吹官媒表扬。演 IP 剧可以吹抠书、献舍、天选;演古装可以单拎出来吹仪态、吹打戏、吹无实物表演;演偶像剧可以吹 CP 感、吹 " 眼神拉丝 " 甚至奔赴爱情的 " 跑步演技 "。

演艺经验足够丰富的,还可以吹剧抛脸与可塑性。不久前赵丽颖便有一个 " 演齐了士农工商 " 的词条,其他家轻易无法 copy。

演技营销,难有赢家?

老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营销说到底是一种惯常的商业行为。有新剧上线,能营销的时候不营销、或者营销不够力度,容易被粉丝骂不作为,也不利观众选择内容。不过很明显,明星、特别是流量明星作为商品太过特殊,演技营销一呼百(粉丝)应,其连锁反应远非普通商品能及。

对观众来说,当营销与标题党短视频铺天盖地、粉丝话术也变得越来越聪明,筛选信息的成本肯定是提高了,真实评价往往与差评一同被淹没。另外,粉圈的控评、反黑,名义上是为了应对 " 对家 "、" 黑子 " 的攻击。但执行中大量波及路人的情况也很常见,容易扼杀普通人的表达欲,侵占公共讨论空间。

而从粉丝的角度,不管是出于爱、出于意气之争还是被营销号绑架,不管是产出安利还是下场骂战,都意味着工作量加大,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为艺人团队、为片方平台打白工。

艺人方面,营销能满足曝光 kpi、满足虚荣心,但不能代替真实的能力提升。吹太高既容易引发路人群体逆反,也容易反噬。

就说任嘉伦。2017 年初,他凭《大唐荣耀》一夜走红,并在最红的时候主动公开恋情,掉粉的同时也被认为是踏踏实实、不靠流量靠实力的一个好榜样,收获了不少看好与祝福。他的演技光环一直持续到 2021 年的《周生如故》,之后随着低分作品、肌肉衣事件以及原声问题不断崩碎。粉丝越是吹捧挽尊,就将他与初始形象拉得越远。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7

还有回流古偶的刘亦菲。在《梦华录》播出前期被营造出好莱坞电影咖下凡的架势,之后随着剧情越来越有争议,她在剧中的松弛姿态与奇妙断句也被重新审视。最神奇的是,粉黑共用一套图——被一派人认为魔性而敷衍的到处抠抠,正是另一派人盛赞的 " 生活化演技 "。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8

待爆咖中的 " 晚帝 " 张晚意,凭借网红正剧《觉醒年代》走红,在正午剧《乔家的儿女》里也表现不错,以至于成为 B 站拉踩视频中的常客。新剧《勇敢的翅膀》播出后虽没有大范围翻车(主要是剧太糊,又撞上年底其他娱乐盛事),但也留下了一些黑历史型截图。

Solo 出道的演技,所有人都比演员努力 - 9

硬糖君始终认为,演员由作品成就,演技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脱离情境的几个镜头、一张动图就能断言高下有无的。行业乱象一日不止,拉踩明星演技、声讨饭圈风气的话题就永远能够吸引人点进来。它与情绪有关、与意气有关,与演技本身反而没多大关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