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9.0°C-13.5°C
澳元 : 人民币=4.8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日韩峰会举行,韩日在美中之间平衡避险(图)

21天前 来源: 美国之音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日韩三国的首脑5月27日举行峰会。专家认为,距离上次三方峰会四年之后,韩日将利用固定对话平台维持在美中之间的平衡。

中日韩峰会举行,韩日在美中之间平衡避险(图) - 1

中日韩领导人2024年5月27日在首尔举行三边峰会。

日韩透过固定对话平台与中国维持稳定

第9届中日韩峰会5月27日于韩国首尔举行。韩国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于会后举行共同记者会,发表共同声明。为维持区域稳定繁荣,岸田表示三国在会中同意强化与东盟(ASEAN)国家合作的重要性,也认同朝鲜非核化与朝鲜半岛稳定符合中日韩三国的共同利益。

这次中日韩峰会的具体合作事项主要聚焦于经济与人员交流,除现行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会中已经就恢复和加速2019年起中断至今的日中韩自由贸易协议(FTA)缔约谈判达成共识,希望借此扩大经贸、尤其在区域供应链上的合作,同时也将加强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尖端技术的合作。

共同声明中确认将定期举行日中韩首脑会谈和部长会议。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所教授木宫正史认为,日韩正努力在激化中的美中竞逐里保持利益平衡。他对美国之音表示,日美韩强化合作框架的重点就是应对中国的威胁,其中确保日美韩阵营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是三国的首要任务。而目前看来,韩国与中国、朝鲜、俄罗斯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为日美韩强化合作框架而变得更严重,因此利用日中韩的框架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美中走向新冷战而波及东亚地区,也是避险维稳的重要策略。

朝鲜半岛安全专家、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林志豪认为,韩日之间明显是以应对共同面临的危机作为优先选项。他表示,基于朝核问题,韩国必须避免与中国陷入直接的敌对关系,也必须要避免在西海(黄海)地区与中国发生擦枪走火的问题。日本面临中俄两国在周边海域的军事挑衅,以及来自朝鲜的海上渗透。他说,韩日目前为了避免在美中两强之间陷入其中一方的过度扈从关系,导致丧失自主权,会不断透过“韩中日三国协力事务局”的固定对话平台确保韩日在东北亚地区避免与中国发生任何正面冲突。

他告诉美国之音:“虽然就长远来看,韩日两国在战略安全上还是有部分的认知差异,对于历史问题和企业经竞争等议题也有许多待解的课题,但这应该不会影响韩日共同维持在美中之间的摆荡空间和避险策略。”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日韩保持利益平衡的关键因素在于维持经济方向的稳定发展,而这往往是建立在面向中国的市场与供应链的问题上,也很自然会成为这次三方峰会的主题。

他说:“由于日本的立场相较于南韩(韩国)是相对偏向美国与支持台湾,所以在相对有着较大分歧的重点上,如果为了在日韩的利益的分配上有所共识,便会在敏感议题上刻意模糊,以避免谈判破局。”

中国以两手策略削弱美日韩同盟关系

在北京与华盛顿的竞争日益升高,以及对民主台湾和朝鲜核子方案的紧张关系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的盟邦朝鲜与日本,正试图管理彼此之间的不信任。

在峰会开始时,李强表示,这场会议是“一项重启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并呼吁广泛恢复东亚经济强国之间的合作。他并表示,要实现这一点,就应该把政治和经济贸易议题分开。他同时呼吁结束贸易保护主义和供应链脱钩。

李强说,“对中国、韩国和日本来说,我们的密切关系不会改变,透过危机因应所达成的合作精神不会改变,以及我们保卫区域和平与稳定的任务不会改变。”

朝鲜半岛安全专家林志豪博士认为,经济向来是中国的武器,中国很可能对韩日采取不同标准态度,对于特定的主要议题加深韩美日之间的不信任,扩大“关键第三者的”的重要性,例如驻韩美军费用调整、朝中关系升级、脱北者遣返等问题,都会让中国未来有机会可以各个击破。

他说:“近期更有特朗普若当选可能会撤军的‘疑美论’的传言,以及韩国执政党在国会选举中大败,使尹锡悦在内政与外交即将面临严峻挑战,未来极有可能会让中国有机会影响韩国对美日关系的强度。”

林志豪指出,韩国比日本更靠近中国,与北韩陆路相连,所面临的军事威胁比日本更为严峻,与日本在共同对应中国的时候势必不同调,是中国可以有系统地逐步削弱韩美日关系的关键。

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所教授木宫正史认为,日韩在面对中国问题时优先考虑与美国的合作,但不代表完全听命于美国,因此中国若关注美国与日韩之间的一些分歧,确实有可能防止日美韩框架更为强大。他指出,需要注意的是,日美韩是同盟关系,有相似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中国与日韩在这些方面差异过大,因此日韩在美中之间平衡时,只是运用各自的框架从地理和区域方面与中国协调。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指出,中国除了在内陆市场可以对日韩两国提供吸引力之外,可以做到的便是持续地对日韩两国抛出利多,并且进一步做出与美国之间的区隔。

他说:“当前中国可能采取的策略可能是两手(策略),一则以经济引诱,一则以区域情势的威胁逼迫,由近期升温的各种灰带行动所带来的影响,似乎有刻意制造日韩之间以及对美的矛盾情绪。”

刘易鑫认为,中国虽然已经具备挑战美国的条件,但缺乏盟友的支持,而同盟关系并不会仅止于经济上的要求与条件交换,也会伴随着区域安全与军事因素,因此中国要分化日韩与美国,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或许在这次峰会之后利用台湾议题,在日韩都声称认同“一个中国”政策之下,国际间的解读与共识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在东北亚建立新常态的试金石。

日韩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将与中国渐行渐远

岸田文雄5月26日与李强在首尔举行首次会谈。鉴于中方在台湾周边实施军事演习,岸田提出希望台湾海峡维持稳定。李强对此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一条红线。”

中兴大学日韩总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易鑫表示,这几年来日台之间政治、商业、学术、智库的交流都逐渐升温,韩国对台的态度则相对较为冷淡,维持韩国对台一直以来的调性,这是因为日韩对于台湾在安全部分的关联性差异所导致。他认为,赖清德上任之后,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各种行动会是影响日韩对台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刘易鑫说:“北京方面事实上是呈现一种紧张甚至紧绷的状态,但这样的状态会不会因此对日韩产生影响,也就要观察日韩两国在这次中国的`联合利剑-2024A'军演有没有搬上台面作为观察指标了。”

朝鲜半岛安全专家、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林志豪指出,由于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韩国海外运输线的稳定,近期中国大陆对台湾加大军事威吓也让韩国对台态度有所转变。

他说:“韩国对于台湾的立场,从过去`极为低调的战略模糊',逐渐转换为`目标明确的战略模糊',这是韩国对台立场与过去最大的转变。”

林志豪认为,若美中在各方面的竞争持续扩大,韩日与中国之间,对于台湾问题的立场可能会渐行渐远,这也就使中国分化美国与日韩的策略更不容易施展。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Nova肖肖
Nova肖肖 21天前 回复
现在日韩在亚洲陷入囚笼,军事上要直面中俄朝的威胁,美国根本靠不住;经济上,美国要再工业化,日韩必然是其激烈的竞争对手,除非日韩去生产低端日用品,但又竞争不过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国。
dEb_LYJ
dEb_LYJ 21天前 回复
美国之阴又在大宣政治,而三国领导更希望谈经济。
廖小淼
廖小淼 21天前 回复
中国只来了二把手,日韩都是一把手。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