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2.1°C-16.8°C
澳元 : 人民币=4.8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研制无人艇多次南海作业 中国女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2021-12-07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中国80后女教授彭艳当选2021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她从事无人艇研究十余年,打造的无人艇在东海、黄海、南海、南极执行大量任务,引发关注。

研制无人艇多次南海作业 中国女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 1

据中国创办时间最早的科技类报纸《中国科学报》12月6日消息,中国四名教授当选2021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他们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张遂安、复旦大学教授郑正、上海大学教授彭艳和广州大学教授张季超。

研制无人艇多次南海作业 中国女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 2

研制无人艇多次南海作业 中国女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 3

其中,彭艳于1982年6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教育部海洋智慧无人系统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人工智慧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方向为海洋智慧无人艇装备、振动能量收集技术与部元件、装备自供能部元件等,获中国国家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等。

彭艳的研究成果近五年获得中国国家和上海市的多项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个奖项;并发表中国国内外顶级期刊等论文30余篇;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

报道称,彭艳一直致力于海洋智慧无人艇装备、海洋感测器的研究工作,带领团队研制了“精海”9个系列无人艇,“精海”系列无人艇作为中国第一艘在南海、第一艘在南极、第一艘在东海作业的无人艇,进行20多次南海岛礁探测,为填礁造岛提供资料支援、在南极罗斯海为雪龙号首次找到锚地、完成桑吉号海上重大溢油探测与处置、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无人艇的国家技术发明奖、被中国国家基金委选为建委以来10大科技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隶属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和安全评议委员会在2016年报告指出:中国在无人艇领域取得了进步,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国的精海系列。

彭艳曾透露,从关键技术突破到工程应用,需要大量的海上试验。十年间“精海”团队大量时间在海上。海上环境恶劣,需要不怕冷风吹、海水泡,忍得住晕船,耐得住寂寞。而他们工作的常态是一边吐得昏天暗地,一边坚持完成调试任务。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_there_there_
_there_there_ 2021-12-07 回复
为国家研制无人艇是小事,不值一提,被欧洲人选中才是大事,那是高贵的种族的恩赐
This_is_蜗牛
This_is_蜗牛 2021-12-07 回复
要是中国人这样将外国人聘为什么院士,他们早就说中国渗透搞颠覆他们了
12rongrong
12rongrong 2021-12-07 回复
一边制裁中国,一边抢中国院士,欧盟神操作令人迷惑。我们要警惕。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