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13.9°C-17.2°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日一老村长40年前造海塘 小村海啸中安然无恙

2011-05-15 来源: 北京晚报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日本东北部海岸,一个小渔村在海啸后安然无恙:没有房屋被海水冲走,村里甚至没怎么淹水。一道海塘,高15.5米,挡在村子与来袭的海水之间。40多年前,小渔村老村长坚持要造这道海塘而且毫厘不可矮,不少人曾质疑花这么多钱究竟值不值得。

  海啸后

  小渔村几乎没有受损

  普代村位于首都东京以北大约510公里处,依山傍海。村外,一道混凝土海塘连同一道水闸,总长205米,在村子与大海之间形成一道屏障,同时可掌控普代河入海的水量。值得注意的是,水闸与海塘高度相同,为15.5米。

  3月11日地震发生后,村民遥控降下闸门的4条主要挡板;几条小型挡板卡住,最终由一名消防员攀爬到故障处手动降下。地震触发的海啸过后,沙滩上一片狼藉。而在海塘的后面,这个3000人的村子几乎没有受损:普代小学距海滩大约数分钟步行距离,没有浸水。

  这次海啸中,海浪高度为20米。一些海水漫过闸门流入村里,没造成什么破坏。不久后,学校棒球场内可见成群的小男孩跑步锻炼。

  普代村渔业损失大约38亿日元(约合4716万美元);一名村民震后不放心自家渔船,赶去海边查探,随后失踪。一些附近村镇建有混凝土海塘、防波堤等防护设施,高度均比不上普代村的海塘。例如,田老镇所建海塘采用双层构造,高10米,长2.5公里,却没能阻挡海啸侵袭。

  施工时

  质疑不解指向老村长

  人们不由想起过世的老村长和村广泽(音译)。正是这位固执的老人,当年非要造这道海塘和水闸不可。

  普代村1896年和1933年遭海啸袭击,数以百计房屋损毁,共有439人死亡。和村经历过1933年那场灾难,后来在书里写道:“我见到从废墟里挖出的尸体,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后来40年间,人们处于贫困中。”

  上世纪40年代以来,和村担任村长,决心防止悲剧重演。1967年,村里修建一道15.5米高的海塘。和村力主在混凝土结构中增设一道水闸,且必须与海塘等高。这意味着,更多土地将被水淹没,涉及多户村民。

  村民三舟雄藏(音译)告诉美联社记者:“人们未必反对建水闸,只是不赞成它的规模。和村最终劝服大家,只有这样建造才是保护生命的唯一手段。”

  质疑声中,水闸工程1972年开工,1984年竣工,耗资35.6亿日元(4418万美元),由县政府与中央政府分担。和村在任大约40年,1987年退休。他1997年辞世,享年88岁。

  墓碑前

  感谢老村长的“固执”

  海啸过后,村民们纷纷来到和村的墓前,向老村长致意,感谢当初老村长的“固执”挽救了全村。

  上向井幸夫(音译)在普代村长大,现年36岁,担任棒球教练。3月11日日本遭遇海啸前,他从未思考过水闸为何要建得那么高,“它就是这么个东西,一直在那里。现在,我心中充满感激”。

  现任村长深亘博史(音译)说,自己当初参与建造海塘及水闸,“也曾怀疑我们这样的一个村子,究竟是否需要这般大规模”。现在看来,“水闸和海塘(阻挡海啸侵袭)的效果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它耗费了不少钱,然而要是没有它,普代村早已消失。”55岁的渔民兼古聪(音译)说。

  一些村民依然记得和村在退休告别仪式上的发言:“即使遭遇阻力,也要坚定信念、善始善终。最终,人们会理解的。”

原创声明:本文系本站原创采写/编译整理/读者来稿,欢迎转载!转载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注明本文出处和具体网页链接。对未注明而擅自转载者,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土澳居民ZibUh
土澳居民ZibUh 2015-07-04 回复
该条评论因违规被举报,已自动触发屏蔽机制。
土澳居民ZibUh
土澳居民ZibUh 2015-07-04 回复
该条评论因违规被举报,已自动触发屏蔽机制。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