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1.8°C-16.8°C
澳元 : 人民币=4.8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雪茄文化建立需要时间,正如雪茄醇化需要时间

2023-11-29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长按二维码加个人微信号)

同时不定期我们会在不同城市举办一些线下雪茄聚会,在个人微信上会有公告,届时感兴趣的好友可以参与

简介:

雪茄文化

雪茄文化建立需要时间

雪茄最核心的是什么?我觉得还是文化,雪茄文化是雪茄存在并且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核心要素。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其实都是传承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雪茄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也就是雪茄这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普及。雪茄让人们从繁忙的,或者从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生活状态中停下脚步,慢慢体会雪茄的滋味,同时也慢慢体味生活中的种种美好。可以这么说雪茄是一种奢侈品,也不是一种奢侈品,看你怎么看。从价格来说,雪茄有贵的也有便宜的,雪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情调,一种生活情怀,一种生活态度。而支撑所有这一切的就是雪茄文化。

我们国内雪茄的历史其实并不短,对于雪茄进入中国的时间没有确切的描述。一般的都认为应该是西班牙人将雪茄代入吕宋(菲律宾),然后又从吕宋传入中国。所以很多时候在东南沿海的人,会将雪茄称为吕宋烟。但到底是哪一个西班牙水手将雪茄烟带到吕宋,又是哪个水手带到中国,历史文献上查不到,雪茄烟传入中国的时间尚无确凿记述。清乾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和张汝霜在《澳门纪略》卷下中记载:“烟草可卷如笔管状,燃火,食而吸之”。据说这种“可卷如笔管状”的烟草,就是雪茄烟,当时广东一些产烟区如廉江、鹤山、新会、清远、南雄、大埔等地,都有将烟叶片卷成笔管状吸食的习惯。

当时广东一些产烟区如廉江、鹤山、新会、清远、南雄、大埔等地,都有将烟叶卷成管状吸食的习惯,这就是叶卷烟。叶卷烟在中国流行了几百年,直到今天,广东、四川的农民还依然保留着原始雪茄烟的吸食习惯,撕几片醇化好的雪茄叶片,拿在手里卷几下叼在嘴上或用烟袋吸食,这就是中国雪茄文化的原始雏形。

雪茄烟最初依靠进口,抽的人多了,在沿江沿海商贸发达的城镇出现了小规模的雪茄烟生产作坊。光绪二十一年(1895),四川省中江县烟商吴甲山、游福兴合伙创建了一个手工雪茄烟作坊,自产自销。同年10月,由郑馥泉、杨星门、杜杰卿等广东商人在上海英祖界三马路口组建以销售雪茄烟为主的永泰栈,该栈在菲律宾设有泰记烟厂,利用当地烟叶制造绿树牌和真老头牌雪茄,运抵上海销售。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广东商人在湖北省宜昌开办茂大卷叶烟制造所,从事有规模的雪茄烟生产。

进入20世纪,雪茄烟的工厂逐渐增多。如光绪二十八年(1902)成立的上海人和雪茄烟有限公司、光绪二十九年(1903)成立的兖州琴记雪茄烟厂、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的广州烟草公司等等。早期的雪茄烟厂多聘请外国技师,使用进口烟叶,生产花色雪茄,商标也模仿进口烟的样式。之后就开始了雪茄规模化生产的阶段。

到了现在雪茄在国内基本成行成市,四川、湖北、安徽、山东各有国产雪茄品牌,并且在过去的数年内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不过我们国内雪茄依旧处在雪茄发展的初期,因为雪茄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雪茄商、雪茄客,关注的也是雪茄本身,而不是雪茄所沉积的文化。文化的建立需要时间,一如好雪茄的醇化需要时间。一旦雪茄文化建立了,雪茄也就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雪茄也就变得自然又必须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雪茄客公众帐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