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9.4°C-11.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2022-03-2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1

香喷喷的红烧鱼、酥肉、丸子,清脆爽口的蔬菜,新鲜美味的果汁 …… 丰富的餐桌映射着美好的生活。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2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3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粮食供给是基础。

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而当前乌克兰局势又对此产生了很大影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俄乌危机冲击了全球粮食贸易并削减了收成预期。如果僵局持续,全球粮食价格可能在目前创纪录的水平上再激增 20%。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对 "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这句话有着更深的体会。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7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2021 年达到 1.3657 万亿斤的历史新高,粮食安全保障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4

△ 2022 年 3 月 7 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春耕生产全面铺开,村民正在育秧。

"2021 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474 公斤。今年达到 483 公斤,比去年增加了 9 公斤。所以,在这个总量的保障下,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 14 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 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为保夏粮丰收,我国提高了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同时把三大谷物的种植收入保险和完全成本保险扩大到了全国主产省的 820 多个主产县,还将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补贴。这些举措增强了主产区抓粮的内在动力。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5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食物结构的需求逐渐多元化。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美。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 2021 年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 4329 万头,全年猪肉产量 5296 万吨、比上年增长 28.8%,基本达到历史正常年份水平。同时,牛羊肉产量比上年增长 4.1%,牛奶产量增长 7.1%,水产品产量增长 2% 以上。柑橘等水果大量上市,苹果、梨等水果库存充裕,水果市场总量足、品种多,价格较为稳定。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7

△ 2022 年 1 月 21 日,广州南沙区鱼窝头细沥村的农田上种植了大量年橘盆栽,枝头上挂满了果实,正在现场出售中。

当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为保障 " 菜篮子 " 产品供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严格落实 " 菜篮子 " 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等产品供销和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搞好调剂调运,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 " 绿色通道 " 政策,确保产区产得出、运得走,销区调得进、供得上;

抓好 " 南菜北运 " 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产区蔬菜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大中城市周边适当发展速生叶菜、芽苗菜,加快成熟上市,扩大市场供应量;

稳定生猪、家禽和牛羊生产,指导养殖场户及时出栏。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保障肉蛋奶自给有余,蔬菜水果储备充足,百姓 " 菜篮子 " 拎得稳稳的。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8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9

我国幅员辽阔,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年来,各地依据自身特色,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打造产品特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按照乡村振兴和 " 一县一业 "" 一乡一特 "" 一村一品 " 的要求,云南省提出,将重点发展三七、重楼、天麻等道地中药材仿野生种植,以及松茸、干巴菌等野生菌人工促繁和羊肚菌、松露等食用菌的仿野生种植业;

重庆市渝北区推进重点蔬菜保供基地,17 万亩柑橘、李子、梨等传统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充分利用水库资源,发展 1.6 万亩水库生态渔业;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10

△ 2022 年 3 月 1 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海之滨,渔民在捕蛤蜊。

山东省滨州市滨海镇坐拥 38.84 公里海岸线,地处北纬 38 度附近,终年温差大,海水盐度高,海盐微量元素等自然资源丰富,2020 年鱼、虾、蟹、贝等海产品产值 3.4 亿元;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的嘉塘草原,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畜牧业是当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划区轮牧、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形成了生态保护和畜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

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这正是 " 大食物观 " 的内在要求。

春事看农桑丨“大食物观”托起“舌尖幸福” - 11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人民对高品质生活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为树立 " 大食物观 " 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让食物品类更加丰富、食物结构更加优化、食物供给更有保障," 大食物观 " 托起百姓稳稳的 " 舌尖幸福 "。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刘欣颜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栾熙彦

责任编辑:刘欣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