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9.4°C-11.7°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侠客岛解局: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竟然“都在开香槟”

2022-03-2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俄乌冲突升级以来,国际社会上劝和促谈的声音越来越多。不少国家敦促俄乌和平解决争端,还有国家出面调停斡旋。但也有人不按常理出牌,一边拱火造敌,一边发起横财——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作为 " 世界最大武器出口国 " 的美国及其军工复合体,正在俄乌冲突中 " 赚取更多利润 "。前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富兰克林 · 斯平尼的一番话更是 " 直击灵魂 ":

" 俄乌冲突一爆发,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K 街(华盛顿游说公司聚集地)、军工企业及整个国会大厦内,都在悄悄开香槟庆祝!"

侠客岛解局:俄乌冲突一爆发,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竟然“都在开香槟” - 1

(图源:新华社)

所谓美国军工复合体,是由美军事部门、军工企业、国会及国防科研机构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

简单来说,美军要先进武器装备和更高待遇,军工企业要订单,国会议员要选票,科研机构要经费……各方利益需求相互勾连,一个靠战争及军备竞赛发财的 " 共同体 " 就此形成。

SIPRI 报告显示,2017 年至今,美国武器出口增长 14%,全球市场占比从 32% 上升至 39%:" 紧张的地区局势,是美国军火流动的主要动因 "。

2 月下旬,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军工股大幅飙升。仅 2 月 25 日 -3 月 1 日,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股价上涨即超 16%,诺思罗普 · 格鲁曼公司上涨超 15%,雷神公司上涨超 10%。

军工复合体怎么捞金?要讲究 " 师出有名 ",左手绑定个 " 外交政策 ",右手强拽个 " 国际秩序 "。

例如特朗普在任期间,就要求北约成员国一律将本国 GDP 的 2% 用于国防开支,目的很明确,要让 " 美国盟友共同承担应有国际责任 ",从而 " 降低美国军队海外行动成本 "。

至于本届美国政府,那是三天两头要 " 加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 ",或鼓噪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但他们口中 " 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借用美国务卿布林肯的解释,本质上可是 " 美国主导 "、别国 " 从中受益 " 的。

在该秩序长期主导下,欧洲多国国防工业体系缺口渐大,欧洲也成为全球军备进口增长最快的地区。

比如德国,虽有豹 2 主战坦克,战机却要靠美国 " 投喂 ";英国航母、核潜艇能自造,航母上的飞机就得眼巴巴地瞅美国;如今隐形战机时代,欧洲更是交了白卷,只得看着国防预算流入美国腰包;连那些表面上是欧洲自制的武器,其核心零部件还得是美国货。

前文提到的富兰克林 · 斯平尼就表示,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属性决定了它不仅 " 需要敌人 " ,也需要 " 持续寻找新敌人 "。这正是美国自谓世界霸主的思维惯性。俄乌冲突引发的恐惧效应,正被美国操弄成发动 21 世纪 " 新冷战 " 的情绪基石。美国制造紧张局势、妖魔化他国,说白了,是想让各国国防预算在未来持续膨胀、流向美国。

军工复合体的 " 盆满钵满 " 体现在军工利益上,更体现在美国把控全球科技、金融、贸易、政局等方方面面。

比如,真金白银流向军工企业后,与武器装备相关的芯片、软件承包商分得一杯羹,暴利一转化,就成了把控下一轮科技前沿的关键。军工复合体当然不会搞慈善,巨额利润流入后再转向银行、证券,科技利好变为金融资本,于是,美国对全球金融、贸易秩序也开始了新一轮 " 主导 "。

政治操弄就更有 " 胜算 " 了:军工复合体越膨胀,其对美政府重要位置人选把控程度就越深,从而夸大安全威胁,在全球 " 想点哪里点哪里 "。从 SIPRI 发布的数据曲线看,全球各地区军备情况既与国际热点焦点趋势相辅相成,更与美国对外战略输出的重点契合。

冷战结束后,美国违背 " 北约不东扩 " 承诺,策划颜色革命、对南联盟搞轰炸、退出《中导条约》,意在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而今,法、德等国日益强调欧盟防务自主,美国此时挑动俄乌紧张局势,赌的就是俄罗斯一旦战略反弹,欧洲军备需求必然增加,山姆大叔从而赢者通吃、多面获益。

可以预计,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套路还有很多,重点也绝不止欧洲。美国在台海、南海的军事威慑,美日印澳 " 四国机制 " 的图谋,未来或将以军工复合体 " 大单 " 来落实,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美国军工复合体究竟还能走多远?复合体的存在,鼓励了军工产业排斥竞争、权力寻租的寄生行为,滋长了腐败,使美国经济竞争力逐年下降。" 美国人指责他国搞不公平竞争,但明明是我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该怪别人,只能怪自己。" 斯平尼说。

文 / 千里岩

编辑 / 点苍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