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3.9°C-17.9°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伊利收购百吉福”传闻大火,中国奶酪市场面临怎样的局面?

2022-02-11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昨天,有媒体传出伊利收购奶酪品牌百吉福的消息,称双方合同已经走完,但未透露收购金额。但据蓝鲸财经报道,伊利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收到相关信息,如有信息会对外告知。

传闻是否属实需要时间来证明,但在这则消息的背后,却释放出了一个信号。

那就是奶酪品类在中国市场开始有了起色。

如果伊利真的收购百吉福成功,那么很明显其对标的就是蒙牛的妙可蓝多。

虽然百吉福在2004年率先推出了百吉福棒棒奶酪,被业界称为奶酪棒类品类的开创者。但不可否认的是自蒙牛拿下妙可蓝多后,其市场的曝光度持续增加,对百吉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伊利收购百吉福”传闻大火,中国奶酪市场面临怎样的局面? - 1

01 奶酪在中国被消费者接受了吗

目前在国内市场奶酪品牌逐渐增多,除了我们熟知的妙可蓝多、百吉福之外还有蒙牛、伊利、光明、安佳、乐芝士、以及新锐品牌奶酪博士等品牌,从品牌数量来看,中国奶酪市场正迎来巨大的变化。

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奶酪市场规模在零售端大约为58亿元左右,而在2004年到2018年期间,这个品类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首先得益于中国消费升级和健康消费需求的激增,尤其是90后宝妈诞生,对于儿童奶酪的需求逐年攀升。

其次是多元化渠道的出现,连锁便利店、电商平台成为普及奶酪品类的关键,当然大卖场的不定期品牌促销也一定程度上帮助品牌找到更多的消费者。

最后就是奶酪品类的中国本土化,从百吉福的奶酪棒到妙可蓝多的分享装,再到奶酪博士专注于品质的追求,这个拥有西方基因的品类越来越中国化,无论在口味还是口感以及包装上都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因此助力了奶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但在乳制品及休闲食品的品类中,奶酪依旧属于大众品类中的小众产品,随着品牌的创新和发展,奶酪市场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据相关机构预测,2023年中国奶酪市场规模可达百亿。

这也是为什么伊利看好百吉福的关键。因为奶酪正在被中国消费者接受。

“伊利收购百吉福”传闻大火,中国奶酪市场面临怎样的局面? - 2

02 但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妙可蓝多在中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以及伊利收购百吉福的传闻出现,不少人纷纷看好中国的奶酪市场,但其实从起步到繁荣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品类上来看,中国目前奶酪消费品类以再制奶酪为主,这是因为再制奶酪可以有更多的创新机会,适合对奶酪消费者的市场培育,随着普及度的提高,天然奶酪占比会超过再制奶酪。那么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再制奶酪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高达84%,可以说我们目前仍处于奶酪品类的市场培育期。

我们知道的这些奶酪品牌大都以再制奶酪产品为主,因为这些产品无论是口味还是口感都能够更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接受。

当然奶酪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品牌推出的产品密不可分。

目前在零售端,儿童奶酪和奶酪零食最受消费者欢迎,品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品类切入,主要是覆盖这些品类的消费群体有较强的的付费意愿和较大的消费规模。其中儿童奶酪的市场占比最高,大约超过了50%,其中细分品类也十分多,包括奶酪棒、奶酪粒、成长奶酪杯等。

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品牌们似乎把焦点都聚集在了儿童奶酪大单品上。

但与中国巨大的消费体量相比,儿童消费群体显然无法和成人相比。

所以目前中国奶酪品类的红利主要来自于儿童消费者和餐饮,但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拿下成年人。

如何拿下呢?

一是对成年人进行消费教育,二是推出适合成年人的奶酪产品。

所以奶酪品类虽然在中国市场已经立足,但要想长久发展,这两点问题必须解决。

“伊利收购百吉福”传闻大火,中国奶酪市场面临怎样的局面? - 3

03 伊利为何看好百吉福

接下来我们回到热点的核心,无论传闻真假,我们始终坚信伊利是看好百吉福的。

为什么?

百吉福隶属于法国Savencia集团,是一家历史悠久,传承法国专业奶酪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品牌。1997年百吉福成为中国第一个外商独资生产的奶酪产品。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百吉福毫无疑问成为行业龙头,据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奶酪市场CR3分别为法国百吉福、乐芝牛、安佳所占据,同样被蒙牛收购的妙可蓝多在2021年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显示,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1.8亿元。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伊利看好百吉福的原因可能是这两点,一是看好百吉福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二是看到妙可蓝多在蒙牛的帮助下获得显著增长,同时也帮助蒙牛获得了红利。这是一门双赢的买卖。

而背后的大背景就是伊利看到了快速发展的奶酪市场,作为乳业巨头,必须要占据先机,显然单靠伊利的奶酪产品显然无法在奶酪赛道与妙可蓝多相抗衡,因此收购百吉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其实在奶酪产品中,伊利也相继推出了妙芝和伊利奶酪,并且在2020年针对儿童市场推出了可以吸的乃来,从其财报上可以看到奶酪业务成为其利润的增长点。

所以尝到甜头的伊利势必会收购一个体量和品牌知名度较大的奶酪品牌作为占据先机的机会点。

“伊利收购百吉福”传闻大火,中国奶酪市场面临怎样的局面? - 4

04 未来可期,但仍要创新

事实上奶酪在中国市场这几年获得了明显的增量,但正如前文所讲目前奶酪品类在零售端大多围绕儿童消费场景,虽然也有奶酪零食的出现,,但创新度不高,同质化较大,因此奶酪品牌要想获得巨大的市场红利,除了做好已有产品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创新。

虽然奶酪棒帮助品牌拿下了儿童消费者,但面对体量更大的年轻消费者我们还需要更多具有创意性的产品。

激发兴趣、培养消费习惯、树立品牌认知、提高产品复购,是奶酪品牌搞定年轻人的关键。

显然这并非是奶酪棒所能解决的。

因此奶酪品牌要围绕休闲食品和饮料品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当然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研发,甚至是营销思维。

对于那些已经入场的品牌来说,虽然身处红利期,但依旧不可大意,随着大品牌的快速扩张,对于后入玩家来说,门槛越来越高。

唯有创新才是最强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食在线”(ID:foodweek),作者:全食在线,36氪经授权发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