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0.0°C-15.5°C
澳元 : 人民币=4.79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2021-11-0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洪武时期,杨宪在治理扬州时,只因主簿宋善言贪污200斤稻种换了一只烧鸡和2斤酒,杨宪便下令让屠夫将其开膛破肚,把他的皮用稻草填满立于府衙门前,以震慑百官。朱元璋得知后,大加赞赏,并将杨宪升了官。

以上是影视剧《朱元璋》中的剧情,而历史上的杨宪远比影视剧呈现的更残暴、更机警、也更让人心生惧怕。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1

杨宪是谁?恐怕是大明朝开国以来的第一酷吏了。

刘伯温曾这样评价杨宪:“有丞相才能,却没有丞相的器量。”

杨宪并非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却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和赏识。只可惜,朱元璋手下有太多人居功自傲,最后活活将自己作死了,而杨宪就是其中之一。

杨宪最初得到朱元璋的看重,还是因为他出色的情报能力。若杨宪生活在明朝中期,他一定是最耀眼的锦衣卫领导者。身为高高在上的皇帝,最怕的就是不能知晓朝臣的一举一动,而杨宪恰巧满足了朱元璋的需要。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2

在开国之前,杨宪就以其敏锐的嗅觉,和出色的洞察力,充当朱元璋的耳目。而杨宪胆大心狠,第一次接任务就雷厉风行地完成了。

那会,朱元璋刚刚打下浙东一带。为保万无一失,朱元璋将镇守浙东的重担交给了自己的外甥李文忠。可是朱元璋向来疑心病太重,即便交给自家人,他还是不放心,况且李文忠其人比较平庸,并无统帅的能力。

于是在临行前,朱元璋叮嘱杨宪:“文忠年轻,政务方面还需要你替他把关。”机敏的杨宪秒懂朱元璋之意,他就是朱元璋安插的眼线。

果不其然,杨宪立刻发现了李文忠任用张士诚手下的重臣,朱元璋得知后立刻将这些人处死了。由此可见,杨宪话语的分量之重。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3

随着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日理万机的他很难掌握文武百官的动态,于是在开国初期,朱元璋就开始启用“检校”(锦衣卫前身)。而检校遍布朝廷内外,无所不在,事无巨细,专门侦察汇报京城之中官吏的所有事情。

大学士宋濂向来喜欢结交朋友,一天,他在家里宴请宾客,不料第二天进宫时遇见朱元璋,朱元璋漫不经心地问他昨天喝了多少酒?来家中的客人都有谁?饭菜吃的是什么?宋濂心下一惊,只得如实回答。朱元璋听罢满意地说道:“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咱。”

可见,检校是多么地无孔不入,而杨宪就是早期最受朱元璋重要的情报人员。

但是,这些检校在整顿吏治方面也产生过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赶上灾年时,百姓颗粒无收,地方官吏却隐瞒不报。而检校查访后却会如实上报给朱元璋,这些怠政的官员无一不被捕问罪。

像杨宪这样的情报人员无疑是可怕的,因为他不受制于任何朝臣,而只听命于皇帝一人,他的一言一行就掌握着一个人的生杀大权。但杨宪让人生畏完全是因为他的不择手段,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

当时,为了统管朝廷,朱元璋设置了由宰相统领的中书省,由李善长和胡惟庸掌管。而大受朱元璋赏识的杨宪,被安排进了中书省,负责监管李善长等权臣。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4

作为文官,杨宪曾受刘伯温的赞扬和推崇。但是进入中书省后的杨宪,性格突变。他不仅开始变得猖狂,而且竟然开始公然与宰相李善长作对。李善长先是拿杨宪的弟弟杨希圣开刀,最终将其罢黜。

自此,杨宪开始疯狂地在朱元璋面前诋毁李善长,称其“无大才,不堪为相。”要知道,李善长可是最早追随朱元璋的人,尽管朱元璋对他有猜忌和顾虑,但是论起地位来,杨宪怎敌得过李善长呢?杨宪实在是太居功自傲了。

公元1370年,朱元璋提拔杨宪为中书左丞,成了中书省的实际负责人。于是杨宪更加忘乎所以,终日与李善长明争暗斗。而李善长则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5

杨宪的狂妄恰好凸显了他的愚蠢,朱元璋不希望见到群臣一片和谐,杨宪本就是他用来制约以李善长为核心的淮西帮。可惜杨宪未参透这个制衡之道,非要以卵击石、螳臂当车,最终只得自掘坟墓。

就在杨宪成为左丞的当月,因李善长弹劾其“放肆为奸事”,最终被朱元璋所杀。在影视剧中,杨宪死于胆大妄为的“欺君”,最终被五牛分尸。

实际上,史书对杨宪之死的记载只是寥寥数笔,含糊其辞,甚至没有明确的死因。

可以说,杨宪死得蹊跷,至于其中究竟有何内情,目前是不得而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天欲让其亡,必先令其狂,杨宪的死因之一正是这样肤浅的理由。

深受朱元璋宠信的杨宪,真的死于五牛分尸吗?他的死因至今成谜 - 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