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4.5°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2021-10-04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宋词。这首词中的这几句话,记载了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靖康之变”。北宋末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举兵南侵,掳走了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和一大批宗室及财帛。北宋宣告灭亡。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1

北宋灭亡后,北宋宗室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地区,建立了南宋政权。从此,金朝和南宋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南北对峙。在军事上,金朝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在长期对峙的过程中,汉文化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了金朝,越来越多金人都取了汉化的名字。

汉文化对金人的影响,早在唐朝时期就开始了。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一个政权,起源地在今天的东北地区至朝鲜半岛。唐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叫肃慎。在肃慎和唐朝之间,隔着一个高句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王朝都没有注意到这里。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2

高句丽灭国后,肃慎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肃慎被唐朝称为靺鞨,分为三大部落。其中的粟末靺鞨部后来自立为国,向唐朝进贡,被唐朝君王赐名渤海国。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原王朝的姓氏就逐渐传入靺鞨。

中原地区在唐朝末年陷入连年动乱,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崛起,建立了辽政权。渤海国成为辽朝的附属国,并被改名为女真。因为不堪忍受辽的残暴统治,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部起义,推翻了辽的统治,建立了金朝。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3

金灭辽后,又随即进攻宋朝,北宋灭亡。中原地区进入了女真人统治时期。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原文化大量渗入女真人的生活中。女真人不再仅仅局限于了解汉姓,开始进一步用汉姓,取汉名,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流行趋势。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先给自己取了一个汉名“王旻”。寓意自己是王,自己所建立的金朝将拥有辽阔的疆土。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则给自己取名“王晟”,寓意自己所统治的金王朝能够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两位皇帝的改名拉开了女真人的改名热潮。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4

上有所好,下必行效。两位皇帝带头取了汉名,下面的宗室贵族也纷纷给自己取汉名。比如金熙宗的长子叫济安,海陵王的第四子名广阳。其他的王公大臣也有自己的汉名。不过这个时候大家取汉名类似于取一个外号,女真名字还是继续在使用的。

金世宗后,汉文化对金朝的渗透更加厉害。金世宗之前,女真人是同时使用女真名和汉名。金世宗之后,汉名成为成年后公开使用的大名,女真名反而成为了私下小范围使用的小名。甚至对于一些早逝的宗室,皇帝还会追封汉名作为一种赏赐。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5

金世宗之后的金章宗,有一段时间意识到过于汉化冲淡了女真文化的传承保护,一度下令禁止女真人用汉名。但是虽然下了这道禁令,金章宗自己也没有遵守。对于那些改了汉名的女真人,金章宗也没有真的下令严惩,因此这道禁令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发展到后来,女真人干脆舍弃了自己的女真取名传统,只用汉名了。金朝后期的一些皇室,在史书上甚至只能找到汉名,找不到女真名。比如金宣宗有个儿子叫玄龄,由于年幼早夭,历史上只留下了这个和唐朝名相房玄龄同名的名字。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6

改汉姓、取汉名,最初是在上层统治阶层中流行开来的。皇帝带头取汉名,下面的宗室贵族和王公大臣肯定跟着取名。上层统治者热衷于取汉名,下面的普通百姓知道了,肯定也会跟随潮流也给自己取一个。久而久之,就成为全民取汉名。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是一个马背上的少数民族,他们对中原文化非常向往推崇。很多金朝的皇帝主动带头学习汉文化,宗室贵族在学习过程中对汉文化产生了向心力。因此,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取汉名便成为了一种时尚。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7

金朝占领了原先北宋王朝统治的大片中原地区。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金朝统治者强迫中原地区的汉人迁徙到东北,又让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移居到中原。在长期杂居生活中,人们发现语言统一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得到统治者认可的汉语、汉字便成为了民族融合的重要工具。

金朝和宋朝对峙的这段历史,许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起源于东北白山黑水地区的女真政权,早在唐朝,就广泛受到中原汉文化的熏陶。在长期与宋朝交战的过程中,中原文化慢慢渗透到金朝的方方面面,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女真人的生活。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 8

虽然在军事上,金朝一直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势。可是在文化上,中原王朝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少数民族的改造。女真人流行取汉名、用汉名,是游牧民族政权向中原政权学习的见证,也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见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