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1.7°C-14.1°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姜子牙

,在中国历史上是神一般的存在,晚年在渭水垂钓,钓来一生辉煌时刻,泽被后世。

他的后人封地在齐,建立的

齐姜帝国

,曾开创了辉煌的春秋霸业,更成为雄踞东方的大国,不过在它的兴与衰的历史中,齐国历代继位的君王有不少不得善终。他们死亡的原因,完全的诠释了什么叫冷酷的政治、冰冷的亲情、人性的阴暗。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 1

在西周时期,发生过史称

"哀公烹乎周"

的事件。

被烹的主人公就是齐国的第五任国君-齐哀公,齐哀公的政绩,也没有什么恶行,史书上只有“

纪侯

之周,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

”,从他的死因看,就是得罪了纪候,被纪候打了小报告,就被当时的周夷王残忍的煮了。

齐哀公死的似乎有些冤枉,可事实有这么简单吗?

当时的周王室处于衰落阶段,诸侯们不再来朝贡,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权威,必须要找个机会敲打一下不听话的诸侯,而齐哀公正是诸侯中表现不好的,而且齐国在诸侯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所以周夷王就上演了“杀鸡给猴看”的戏码。

齐哀公成了这场政治表演的牺牲品,同样,

纪国

也是牺牲品,它也不过是周夷王利用的政治工具,此次,更与齐国结下了世仇。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 2

当齐国第十四位国君-

齐襄公

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报了齐国的“九世之仇”,纪国惨遭灭国毁家。

可齐襄公命运也没有比先祖好多少,最后他死在了堂哥公孙无知之手

史书上的齐襄公,人品不怎么样,司马迁《史记》中曾评价:"

襄公之醉杀鲁桓公,通其夫人,杀诛数不当,淫於妇人,数欺大臣”

,就是好色昏庸的君王。不过在他的执政期间,生活上的问题还是没有影响到齐国政局及国家发展,但他的性格的缺陷,却酿成了自己人生的大祸。

此次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一次他人事安排的失信。

当年他派大臣连称、管至父到葵丘驻守,约定瓜熟时节前往,到明年瓜熟时节派人去替换。结果到了时间,齐襄公却不派人替换。连称、管至父请求派人替换,但齐襄公却不同意。

齐襄公的失信,让连称和管至父非常愤怒,于是策划叛乱。

而堂哥公孙无知的加入,却是人心的阴暗,当年齐襄公的老爸齐僖公很喜欢侄子公孙无知,在生活待遇都和太子一样。结果齐襄公即位后,降低公孙无知的待遇,公孙无知就有了怨恨之心。

公元前686年12月

,谋逆三人团行动了。当时齐襄公到贝丘打猎,因受到野猪的惊吓,从车上掉下来摔伤脚,听闻齐襄公受伤的消息,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便率领众袭击齐襄公的住所,齐襄公被杀害,而公孙无知自立为国君。

齐襄公的死可以说有咎由自取的意思,但人性的阴暗面更是决定了事件的走向。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 3

公孙无知也没有好下场,

公元前685年

,大臣雍廪袭杀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死后,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

,作为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创造了齐国的高光时代,三国的曹操推崇他: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作为首任春秋霸主的齐桓公,内用贤臣,外展国力,让混乱的中原回归平静,成就齐国泱泱大国的地位。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 4

可一代雄主却在晚年,凄凉离世

当一代贤臣管仲离世后,齐桓公日趋昏庸,开始重用杀子求荣、背亲媚主的开方、阉割来讨好君主竖重三人,国家政治日乱,而在接班人的人选安排上,齐桓公也没有做好安排。

公元前643

,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各率党羽争位,齐国一片混乱。

而他曾经宠爱有加的儿子们,却都忙着争权夺利,已经忘记了年老病重的父亲齐桓公。

而此时,他信任的易牙等人,乘机把齐桓公软禁了起来,每天也不给饭吃,也不让人去看他。最后,英明一世的齐桓公活活的饿死在了小屋里。

他的尸体被放在那儿两个多月,就连发臭腐烂了都没人管,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齐桓公的死,可谓凄凉无比,但这件事中冰冷的亲情,更

人不寒而栗

扶周灭商的神仙人物姜子牙,几个后代的结局,却堪为一幕幕的悲剧 - 5

写在后面

翻看齐国的历史,发现齐国这种类似的悲剧一直在重复的上演,为了权利,父子相残、兄弟反目、权臣谋逆,于是父子不是父子,兄弟不是兄弟,臣子不是臣子,血腥充满了朝堂。

当齐国的末代君王-齐康王,被篡位之臣田和,流放海岛而死后,姜子牙开创的齐姜帝国的脚步戛然而止。

文刀木公

历史大家说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点评!

资料出处:《史记》《左传春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