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14.4°C-17.8°C
澳元 : 人民币=4.79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糖尿病患者与酮体不可不说的那些事

2016-08-10 来源: 丁香医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糖尿病患者与酮体不可不说的那些事 - 1

各位糖友大家好,我们是酮体三兄弟,比起血糖姐妹们,也许大家对我们不太熟悉。

但大家千万不能小看我们,我们三兄弟和糖友们的健康可是紧密相连。如果您留意过,在检查尿常规时,化验单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今天,受丁香医生(dxy.com)的邀请,我们三兄弟在这里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我们,与大家和平共处。

酮体三兄弟,小个头也有大用处

我们酮体三兄弟,分别叫 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酮体是对我们的统称。我们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脂肪分解后,在肝脏经一系列化学变化诞生的,我们的诞生,是身体利用脂肪的表现。

我们有自己神圣的使命,那就是进入心脏、骨骼肌、肾脏和大脑,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部分能量。我们的存在,依赖于人体脂肪的分解,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我们的协助。

一般而言,我们三兄弟在血液中含量极少,尿液里也寻觅不到我们的踪迹。虽然 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是酸性物质,但因其量少,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酮体三兄弟,人口膨胀糖友不堪重负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脂肪分解的速度加快,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酮体兄弟家族人口膨胀,糖友的身体就会不堪重负。

比如,在饮食控制得太严的时候,食物中的米饭、面条等碳水化合物吃得少,在体内转化成的葡萄糖也少,不够给身体提供能量。于是,我们的身体便会求助于脂肪分解,让我们酮体来提供能量。

对于糖友而言,身体利用葡萄糖常常有障碍,本来应该给身体提供能量的葡萄糖「偷懒」,糖友的身体便只好分解脂肪,让我们酮体成为能量来源。

在这些情况下,伴随着脂肪的分解,越来越多的酮体兄弟们产生。但我们却不能全部进入心脏、骨骼肌、肾脏和大脑供能。许多兄弟只能在血液里无所事事,就将形成「酮症」。

如果情况进一步加重,因为我们酸性十足,甚至可以扰乱体内的酸碱平衡,本来呈弱碱性的血液(pH 7.35~7.45),也会「变酸」,造成酸中毒,就是「酮症酸中毒」。

没错,臭名昭著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由于葡萄糖利用障碍,血糖持续升高,身体利用葡萄糖供能不足,转而分解大量脂肪引起。

当我们兄弟家族人口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糖友的身体也开始驱赶我们,我们则借助尿液或者呼吸逃之夭夭,这时,尿常规检查就会提示酮体阳性,化验单上尿酮体这项就会出现加号了。糖尿病酮症的糖友,呼吸中带有烂苹果的气味,这是我们三兄弟之一,丙酮特有的味道。

要是出现了「糖尿病酮症」或者更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除了上面这些情况,糖友还表现为多尿、口干、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有时候还有头疼、烦躁、睡不醒、呼吸加深加快的情况。严重的时候身体会失水、脉搏减弱、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这么不和谐的事情,主要是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或者短期血糖急剧升高所引起,在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多见。

还有,患有糖尿病的准妈妈们,我们酮症三兄弟也容易找上门。她们对能量需求多,一旦过度控制饮食或者血糖长期较高,我们就会来惹祸。我们可以自由地穿过胎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另外,若糖友合并了皮质醇减少症、生长激素缺乏症、大量饮酒致酒精中毒、急性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出现酮症。

即使血糖控制极好的糖友,在禁食和剧烈运动时,脂肪分解加速以供能,我们也可能来捣乱。比如,有的糖友禁食一夜,第二天空腹去医院就医、做检查,又要长时间排队而饿着肚子,尿液就可能检测出酮体。

酮体三兄弟,想与你和平共处

因为我们酮体三兄弟危害比较大,大家都不欢迎我们。其实,如果我们关系处理得当,是可以和糖友们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的。

糖友们如果想和我们和平共处,就赶快把下面的这些锦囊记下来吧!

饮食合理、规律,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均,勿大量饮酒、大量摄入高脂肪食品;

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天运动半小时为宜,不要剧烈运动;

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不自行调整药量或停药;

监测血糖,空腹或餐后 2 小时血糖>13.9 mmol/L,有引起糖尿病性酮症的危险,请尽快联系医生调整血糖;

出现咳嗽、发热或尿急、尿痛,或腹泻等身体不适,这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的信号,有诱发酮症的可能,不可忽视,需立即就医;

如出现严重口干多饮多尿、乏力,或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痛,或口中呼出烂苹果气味,也要到医院排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确诊酮症,需要检查尿常规或者血酮;

发现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不必紧张,多饮水,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即可。

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