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9日 10.6°C-12.8°C
澳元 : 人民币=4.8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杜冠章:《历史名人与滑县》之七《汲黯父子死葬滑县尖庄村》

2017-03-17 来源: 周末爱摄影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杜冠章:《历史名人与滑县》之七《汲黯父子死葬滑县尖庄村》 - 1

读者是否留意,在汉武帝两次派去堵塞黄河瓠子决口的官员中,元光三年那次是汲黯、郑当时,元丰二年那次是汲仁、郭昌。姓汲的并非大姓,怎么时隔二十多年,两次都有姓汲的介入其事?莫非他们有什么关联?不错,他们正是弟兄俩,而且都是位列九卿的大员。其中兄长汲黯最为著名,可谓古代名臣。汲黯因为好直谏廷诤,被武帝称为"社稷之臣",颇受倚重。正是因为汲黯的缘故,弟弟汲仁也官至九卿,儿子汲偃官至诸侯相。

汲黯(?-前112),字长孺,《史记》说他是"濮阳人"。汉景帝时因为父亲的关系被任为太子洗马。汉武帝时初为谒者,出为东海太守,因治绩突出,召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后犯小罪免官,居田园数年,后召拜淮阳太守,卒于任上。此公为官,特立直行,不阿上,不趋时,时有非常之举。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有一次,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发生了火灾,绵延一千余家,皇上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居民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今河南洛阳)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凭所持的符节,趁便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接受假传圣旨的罪责。"皇上认为汲黯贤良,免于追究他的罪责。

在汲黯任主爵都尉而位列九卿的时候,王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朝中高官来谒见田蚡时都要对他行跪拜之礼,他竟然不予还礼。汲黯见了田蚡从不下拜,只是向他拱手作揖完事。这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学之士和儒者,说什么自己要效法古代圣王尧舜云云。汲黯当面向皇上说道:"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只在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效法尧舜的政绩呢!"皇上一时语塞,心中十分恼怒,怒气冲冲地罢了朝。公卿大臣都为汲黯惊恐担心,还有人责怪汲黯不该那样对皇上说话。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屈从取容,阿谀奉迎,而将君主陷于不义境地的吗?何况我身居九卿之位,如只知爱惜自己的生命,朝廷大事怎么办呢?"

汲黯是位老臣,当汉武帝还是太子时,他的职位就比较高了。因为汲黯直言敢谏,不仅得罪了朝廷权臣,还常常闹得皇上不大高兴,所以长期没有再得到提拔,就连原来一些地位比他低的人都与他成了平级,甚至有的还超过了他。有一次朝见皇上时,他竟公然对皇上大发牢骚:"陛下使用群臣,就像堆柴禾一样,总把后来的堆在上面。"(原文是"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想不到,他的这句牢骚话竟然流传千古,成了"后来居上"这个成语的出典。汲黯的本意是指责汉武帝用人不公,让资历浅的人官职超过了资格老的人。现在这句成语是用来赞扬在事业上年轻人超越老年人、后人超越前人。

后来,汲黯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坚持己见,闹得武帝很不高兴,加上他又犯了点小罪,就被免官了。他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活。但过了几年,皇上又征召汲黯做淮阳太守。汲黯托辞有病,不肯应诏。皇上破例允许汲黯"卧治淮阳"——就是躺在家中治理淮阳。这一来汲黯不好再辞,只得去淮阳就太守之职。汲黯去后,果然把淮阳治理得政治清明,皇上下诏让他享受诸侯国相的待遇。七年后汲黯逝世于淮阳任上。

汲黯死后葬于何地?史志记载大体有淮阳、濮阳、滑县三种说法:

先说"淮阳说"。在"淮阳说"中也有两种说法。《明一统志·卷二十六》: "汲黯墓在陈州城东北三十里。"又《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四》"汲黯墓在鹿邑县西南九十里。"陈州即今淮阳县,与鹿邑县同属河南省周口市。两种说法,一说在淮阳东北三十里,一说在鹿邑县西南九十里,其实说的是一个地方,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归属不同的县管辖而已,今天在淮阳境内。然而这个说法很不可靠。《清一统志》明确指出这个说法属于附会:"(鹿邑)县有引水故渎,汉元光中汲黯所开,渎上有祠,后人因以墓附会。"

再说"濮阳说"和"滑县说"。"《清一统志·卷二十二》:"汲黯墓,《太平寰宇记》:'在濮阳县西南六十里,(汲)黯自淮阳太守归葬于此。又《清一统志·卷一百五十八》"汲黯墓在滑县东。《寰宇记》:'在濮阳县西南六十里。'"又据《重修滑县志》载:"汲黯墓在城东三十里,古名保汲村,今村名南尖冢。""汲偃墓在城东二十五里北尖冢(村)·······古保汲村西北有一古冢,相传为汲黯之子偃卒葬于此。""濮阳说"和"滑县说"其实说的也是同一个地方。位于滑县老城东三十里的南尖冢、北尖冢,正在"濮阳县西南六十里。"之所以造成濮阳县和滑县两歧的说法,也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行政区划不同所致。

其实,南尖冢、北尖冢这两个村名本身就承载着久远而又确凿的历史信息——"尖"也者,"汲黯""汲偃"之合音也!不过,这两个村名到今天又进一步演化了,分别变成"南尖庄""北尖庄"。这也许是村民们觉得用一个意为坟墓的 "冢"子作村名不那么吉祥,有意改之的吧。而在人们的口语里,后边往往带上"儿化韵","尖庄儿"与"尖冢儿"听起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久而久之,今人多不知底里了。南尖庄、北尖庄现在是滑县留固镇属下的村子,据当地人说,两村村头的大冢如今还在,不过已经比过去小多了。

这里附带说一下汲黯父子的籍贯问题。《史记·汲黯列传》说他是"濮阳人",依笔者的判断,其实就是如今滑县留固镇的的尖庄村,那里在秦汉时期正是濮阳的辖地。所谓"寿终正寝,入葬故土",不正是古人的习俗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