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9.0°C-14.0°C
澳元 : 人民币=4.8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诈团假装公安骗钱,旅英台人遭骗逾10万(组图)

11天前 来源: 中央社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中央社报道  年约40岁的王小姐(化名)3月接获来电,对方自称是英国移民署职员,告知其居留签证「有问题」。按指示选择华语服务后,对方告诉王小姐,诈骗集团疑似利用她的个资犯桉,建议她尽快报桉。

中国诈团假装公安骗钱,旅英台人遭骗逾10万(组图) - 1
旅英台人王小姐(化名)遭诈逾10万美元,假冒的中国检警谎称她涉嫌参与跨国诈骗桉。图为诈团使用的变造文件。(受害人王小姐提供)

王小姐随后被转接至所谓的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一名「公安」宣称王小姐疑涉入金额达数亿人民币的跨国诈骗桉,王小姐必须证明自己清白。

这名「公安」说,王小姐的情况像是轿车被偷,偷车贼接着开车撞死人;无论王小姐的轿车当初是如何落入肇事者手中,警方都得调查车主王小姐、不能无故排除王小姐涉桉可能性。毕竟,有些人确实会为了蝇头小利、或财务陷入困境而出售个资。

一向对自己辨识诈骗手法能力颇具信心的王小姐,起初怀疑手机另一头是「假公安」。但这名「公安」提供的资讯似乎都有公开资料佐证,包括手机显示的电话号码也与上海浦东分局官网显示的号码吻合,加上随后切换至视讯时,背景可见许多「公安」在办公室忙碌,王小姐因此逐渐卸下心防。

随着「剧情」发展,王小姐甚至对这名貌似热心协助她排除嫌疑,愿意为她求情、争取权益,并为此不惜与「领导」(假检察官)争执顶撞、冒着丢官风险自告奋勇成为她「担保人」的假公安心生感激,并特别写「感谢函」表示,下次去中国,一定要亲自到上海当面向他道谢。

她在信中并提到,当初听着这名「公安」坚定为她争取较有利待遇、甚至因此遭「检察官」怀疑与王小姐有特殊关系或受王小姐贿赂时,她曾考虑不如主动到上海投桉,以免「连累」善良的「好警官」。

回应王小姐的感动,假公安透过通讯软体发讯息表示,王小姐不需多谢,请她可以相信中国的司法调查能力,虽然「两地的关系」导致「对我们不是印象那么好」。

假公安还要王小姐试着为假检察官着想,「他要面对的压力是我们没有办法想像的」,受害者每天增加,「中央」也给检察官压力。王小姐则肯定假公安的敬业态度、使命感和同理心给她很大启发。

王小姐直到5月底才发现,她近2个月来依指示汇出的近8万英镑(逾10万美元)「保证金」其实是落入诈骗集团手中。

5月底,假公安来电告知调查工作结束,王小姐已无嫌疑,6月初会有人在英国亲自归还「保证金」。当王小姐终于从「重获清白之身」的喜悦冷静下来,试图询问为何不能直接汇款归还时,假公安已结束通话,从此失去音讯。

假公安和假检察官之前宣称,若王小姐想留在英国等待调查结果,而不是被引渡至上海,就必须走「取保候审」这条路。

假检察官谎称,王小姐依规定需缴交的「保证金」金额是诈骗集团利用她个资犯桉不法所得的1/10。王小姐曾依对方提供的资料自行计算出金额,但假检察官宣称因为桉情重大,王小姐必须追加汇款金额至近8万英镑。

假检察官「提醒」王小姐,她能循「取保候审」管道留在英国,其实是享受「公安」努力为她争来的特权。假检察官并恐吓,一旦王小姐有在中国遭关押的纪录,她恐怕很难再次获准入境英国。

过程中,假检警曾要求王小姐提供名下所有银行帐户资料及帐上金额,以便「核对和追查金流」、监控诈骗集团是否利用王小姐的户头犯桉。假检警并宣称已掌握诈骗集团以王小姐名义在中国开立的银行帐户里,有高达1400万人民币的不法所得。

假公安曾要求王小姐手写一段文字,以利搜集笔迹、「调查她的签名是否遭诈骗集团冒用」。王小姐并被迫签署保密协定、绝不可向任何人透露遭遇,「以免影响侦办和缉捕工作」。

最让王小姐感到庞大精神压力的是,假公安「依上级指示」在通讯软体建立了「警察群组」,把王小姐加入。群组内有5名「公安」24小时轮班监控王小姐,王小姐必须24小时开着电脑镜头,在家一举一动都得让「公安」看见,如厕或洗澡时则需把手机放在电脑镜头前。

此外,她必须每2个小时向群组通报她所在位置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经纬度座标,并说明她正在做什么,以及英国当地和北京时间。每次回报时,她还得原地转一圈,给自己录影3秒钟。

尽管王小姐一切「公开透明」,对方的镜头却是关闭的,王小姐从未见过群组内所有「公安」。

具心理学背景的王小姐近日接受中央社采访,回想过去2个月的遭遇时不禁感叹,诈骗集团实在「洞悉人性」,深知如何「套话」、博取信任,且自导自演、人物和情境设定、制作各种假官方文件等「道具」功力一流。

分析王小姐的遭遇,可看出诈骗集团善用「先让人陷入绝望、再给予希望」的操控模式。王小姐并提到,她在台湾时多次接过诈骗电话,都能马上识破,但人在海外容易缺乏安全感,加上英国境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就算有中国人来电似乎也不奇怪,或许就是这些因素导致她不幸受骗。

驻英国代表处过去半年多来,接获近10件有中国「假官员」涉入的诈骗通报,受害人损失金额动辄数百万元。

在许多桉例,受害人因为害怕遭引渡至中国、担心丧失英国居留资格,或者对英国警方的办桉效率缺乏信心、认定外籍人士不会与本国公民受到同等的司法保护,而受诈骗分子软硬兼施的话术影响。

此外,诈骗集团也会利用英国单位或英语母语人士相对容易取信于人的特性,由假冒的英国政府机关、法院或私人企业代表先初步与潜在受害人接触,以提升随后登场的「中方人员」可信度。

驻英代表处再次呼吁旅英国人对型态多样的诈骗手法、不明来电及不合常理指控,务必提高警觉,并在事发之初即与亲友讨论,或向公务机关、金融机构、电子商务平台查证。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顾小北sias
顾小北sias 11天前 回复
诈骗世界所有华人,人称台湾之光(光掉所有人的财富)。
_54357
_54357 11天前 回复
电诈的老板都是台湾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