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5.6°C-17.3°C
澳元 : 人民币=4.8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2023-07-14 来源: 澳财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如果菲利普·洛(Philip Lowe)重新被任命为储备银行行长,将是‘非常破坏性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史蒂文·汉密尔顿直言,澳大利亚央行现任行长菲利普·洛(以下简称为“洛”)应该到期下台,这位助理教授的声音迎来一大批支持者。

洛的命运将在未来几周内揭晓,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将在7月宣布是否给予他第二个任期的行长职位,但自去年至今,洛持续面临来自外界各方的严厉批判。

洛于2016年9月18日开始担任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职务,至今即满7年。而他在过去13个月中已经12次提高政策利率,问题在于,他于2021年底曾公开承诺,利率将保持在0.1%直到2024年,因此目前一大批购房家庭因其承诺而身陷高利率债务之中。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1图:澳洲储备银行(RBA)行长菲利普·洛(Philip Lowe)来源:AFR 摄影:Dan Peled

澳大利亚通胀高企,利率飙升之下,此次澳央行行长换届分外夺人眼目,就在本月初,澳大利亚央行宣布最新政策利率后,一大批抗议者聚在央行大门外表达诉求和不满。

事实上,外界早已列出新任澳大利亚央行行长人选,在集体抗议之下,澳大利亚货币政策将在央行行长换届后走向何方。这是新上任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这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澳大利亚未来经济能否顺利走出困境。

1

央行行长为何惹众怒?

“我的想法是对澳洲储备银行行长作出决定,并在7月或者议会复会前宣布结果。”澳大利亚财政部长查尔默斯近日称,他正与内阁同事商讨,以确定是否延长洛的任期或新任行长。

现任澳洲储备银行行长的任期将于9月结束,查尔默斯表示,担任行长是一项“重大工作”,所以决定洛是否继续任职还是被换人是一项“重大决策”。

就在此前的公开演讲中,洛对外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是30多年来最高的,尽管当前消费者价格上涨速度有所放缓,但生活成本压力预计在未来至少几年内将继续维持高位。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2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3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其中包括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以及在疫情期间支持经济的大规模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洛试图解释。

去年5月以来,澳大利亚央行在短短一年间将现金利率目标上调了400个基点。问题在于,很多家庭受到洛在2020年底和2021年大部分时间里的安慰性言辞鼓舞,即利率在2024年之前不太可能上升,而事实上,澳大利亚央行最终以史上最激进的速度抬高利率,很多购房家庭对此强烈不满。

而洛最近还在公开解释:高通胀具有腐蚀性,对我们的经济造成了损害。它侵蚀了货币和储蓄的价值,给家庭预算施加压力,使企业更难规划和扭曲投资。它使我们所有人都变得更加贫穷,对低收入人群造成最大伤害。

他还强调,一旦形成高通胀预期,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更高的利率,并在某个时候引发更大规模的失业增加,为了消除根深蒂固的通胀,董事会的首要任务是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以5月初央行将现金利率目标上调25个基点至4.10%计算,对于澳大利亚普通按揭购房者而言,意味着相较2022年4月现金利率0.10%,目前很多家庭每月需额外支付逾1000美元房贷。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4

尽管洛已经意识到了激进加息的危害性,他说:“的确,如果澳洲储备银行没有像现在这样提高利率,一些家庭短期内可以避免承受更高的抵押贷款利率带来的财务压力。”但他更强调当前的两难困境,如果按照承诺不提升利率,这种短期的利益将以更高的中期成本为代价。

由于面临的加息阻力越来越大,6月以来,央行经慎重考虑决定暂停加息,连续两月维持4.1%不变,但洛却警告,未来还将有更多加息。就在7月初,洛迎来一大批抗议者在央行大门口表达愤怒情绪,希望提高利率的同时提供更多支持,主要集中在住房和租房问题上。

2

购房租房成本骤升,谁之过?

眼下,澳大利亚抵押贷款危机正在加速来临,这暗示着更广泛的经济困境,从未有过如此糟糕。

洛也承认,他正走在一条实现这种平衡的狭窄道路上。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5Philip Lowe漫画 来源:AFR 作者:David Rowe

不仅按揭房贷利率面临飙升,央行在5月份利率上调的会议纪要中指出:“预计在未来一年左右,租金通胀将继续上涨,并在预测期内对通胀产生重要影响,包括因为最近净海外移民增加。”

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澳大利亚5月租金平均环比上涨0.8%,使得年增长率达到9.9%。作为租金最昂贵的城市,悉尼在4月上涨了1.9%,超过了墨尔本的1.7%和珀斯的1.6%。

对于那些试图在港口城市租房的人而言,创纪录的涨幅意味着不少租户每年要多支付逾5000美元。

当地媒体报道,2018年,有三个孩子的克里斯在澳大利亚即将崛起的悉尼郊区埃德蒙森公园(Edmondson Park)为他们的梦想家园支付了订金,当时他的抵押贷款利率略高于3%。然而,五年后的2023年,他的贷款利率已经翻倍达到6%。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6图:Edmondson Park区域房屋 来源:网络

这套价值80万澳元的两层楼房,按照澳大利亚最昂贵城市的标准来说并不算奢华,该城的房价通常超过100万澳元,此前购买时,克里斯认为自己可以承受当时这套房子的抵押贷款。

而如今,日益攀高的利率让已经有两份工作的克里斯(包括兼职房产清洁工作)需另谋第三份工作,以便每月能额外承担600澳元(400美元)。但他表示,即便找到了,这也不足以覆盖这些额外花费。加上更高的生活成本,他将不得不动用之前的储蓄。

洛确信,通胀需要恢复到2%到3%之间,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就是提高利率。但现实是,某些人群要承受利率调升带来的痛苦。

洛对此了然于胸,他警示在澳大利亚租房压力缓解之前,这个痛苦过程还将持续甚至更加糟糕。

面对租房者陷入可能几十年来最大租金上涨困境,洛鼓励他们考虑找一个合租的室友或者搬回家中。他还建议人们将空闲房间出租,以帮助缓解危机。

目前,针对抗议者的诉求,他并未给出实质性支撑。

3

央行行长如何验证了“话多必失”之理?

在复杂的经济困境之下,洛面临着任期到后被迫离职的巨大压力,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个饱受争议的公众人物。这或许和洛自身的行事风格有较大关系,尤其是当他被用来与自己的前任格伦·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来比较时。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7图:前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

与洛在任期中多次主动评价和预测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相比,史蒂文斯在平时几乎是“隐士”般的形象,他坚持较少说话,因为少就是多。

虽然洛的做法似乎更加“现代”,有利于政策的透明度,但它创造了这样一种期望:每次演讲都必须说出一些揭露对未来政策看法有指导性意义的话语,尤其是在像疫情这样经济波动剧烈的时候,直接增加了错误和矛盾的风险。

特别是自从洛错误地预测澳央行的利率直到2024年都不会上升以来,他逐渐成为经济压力之下整个国家的众矢之的。他的这个保证是在2021年做出的,让很多澳大利亚人相信他们的按揭还款会保持较低水平——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澳大利亚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一个加息周期。

针对此事,洛事后公开道歉,并表示应当“选择不同的措辞”。而洛的前任史蒂文斯就更加谨慎和低调,有人曾评价他,精心构思的句子往往以拉长的停顿为标志,沉默和思考时间强调了几乎每个词的力量。

相对于洛而言,史蒂文斯似乎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论可能影响市场,因此他在沟通上更加保守。与此同时,在货币政策的变动和对宏观经济的调整上,史蒂文斯却显得比洛更加果敢和强硬。

无论是他在2007年11月顶住政治压力,果断在大选月加息控制通胀;还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降息和干预澳元汇率;亦或者是在澳洲经济恢复后,领先全球首先在2009年10月就重新开始加息。

这些做法在事后都证明了史蒂文斯“人狠话不多”,准确预判经济走势,主动引导经济动向的特点。这与现任行长洛在过去几年中先是“出尔反尔”错判通胀情势,又在开始加息后“踯躅不前”导致通胀控制不利,一步慢,步步慢,体现出了极大的差别。

尽管如此,史蒂文斯在历史上也未能幸免因言招祸。2016年2月,他即将卸任之时,全球股市大幅下跌,有人向其请教有关全球市场波动的分析,他称金融市场正在“乱成一团”。这一言论因其不同寻常的直率和缺乏经济推理而成新闻,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这再次印证了“话多必失”的这一中国古老格言。或许正因深谙此道,在很多人呼吁更换洛的情况下,大多数政客还是支持现任央行行长应该完成他的任期。

自由党参议员简·休姆在众多关于洛违背承诺多次加息的批评声中就提出,“(现任行长)只是在履行职责,他应当完成自己的任期。当然话虽如此,(新任行长)名单上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人选,最重要的是澳洲储备银行行长保持独立,与当时的政府无关。”

4

谁最有可能成为央行新任继任者?

目前,新任行长人选未定,但有关新任行长人选的分析已大行其道,甚至列出候选者名单。

澳大利亚媒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AFR)发布了总共7位候选行长的名单,分别是:

现任央行行长菲利普·洛

现任央行副行长米歇尔·布洛克(Michele Bullock)

现任联邦财政部秘书长史蒂文·肯尼迪 (Steven Kennedy)

澳大利亚政府金融部主管珍妮·威尔金森 (Jenny Wilkinson)

澳大利亚央行前副行长盖伊·德贝尔 (Guy Debelle)

麦考瑞大学校长马丁·帕金森 (Martin Parkinson)

澳大利亚统计局首席统计学家兼局长大卫·格鲁恩 (David Gruen)

其中前三位接任的呼声更高,究竟谁将执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RBA),目前来看,名单中各位实力难分上下。

资料显示,现年61岁的洛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取得商业学位,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了博士学位,据称是同辈中最优秀的经济学家之一。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8图:现任央行副行长米歇尔·布洛克(Michele Bullock)来源:ABC NEWS

米歇尔·布洛克目前是洛的女副手,现年60岁,自2022年4月以来一直担任该职位,在此之前,她担任助理行长超过十年。她在伦敦经济学院完成了硕士学位,导师是查尔斯·古德哈特教授,他是英格兰银行的前董事会成员。查尔斯·古德哈特称赞布洛克是“非常聪明、聪慧”的人。

传统上,副行长通常会接替行长的职位。澳大利亚央行尚未有过女性行长,因此在劳工党政府关注性别平等的情况下,这可能对她有利。

史蒂文·肯尼迪 (Steven Kennedy) 现年58 岁,自2019年起担任联邦财政部秘书长,也是澳大利亚央行董事会成员。

他在堪培拉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ANU)健康经济学博士学位。作为财政部秘书长,肯尼迪在指导经济政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推动实施3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中,他是核心人物之一。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9图:联邦财政部秘书长史蒂文·肯尼迪 (Steven Kennedy)来源:ABC NEWS

肯尼迪此前曾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担任工党总理陆克文和吉拉德的经济顾问。但目前看,他可能并无继任央行行长的强烈意愿,据称其对自身在堪培拉担任联邦财政部秘书长的角色感到满意。

珍妮·威尔金森现年56岁,她是澳大利亚政府金融部主管。在疫情期间,她曾领导了政府金融部的预算小组,并且是前莫里森政府财政刺激措施的关键参与者,其中包括900亿美元的留职工资补贴。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10图:澳大利亚政府金融部主管珍妮·威尔金森 (Jenny Wilkinson)  

威尔金森兼具情商和智商,这在理性经济学家中并非总是显而易见。她被认为是一位高智商和出色的经营者。其前同事称:“她知道有关经济学的一切,并且仍然会记住你孩子的名字。”

但她也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的财政部长,因此可能更愿意继续担任堪培拉的幕后权力人物,而不是担任澳大利亚央行行长这一面向公众的角色。

盖伊·德贝尔现年56岁,他是澳大利亚央行前副行长,并有多个兼职职务,包括Fortescue Future Industries的董事以及澳大利亚第二大超级基金——价值2,40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退休信托基金 (Australian Retirement Trust) 投资顾问。

他曾在澳大利亚央行工作25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担任了6年副行长,刚于去年辞职。可以说,除了洛之外,德贝尔是该领域最有经验的央行高管。美联储曾聘请德贝尔帮助在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之间建立美元互换融资额度计划。

马丁·帕金森是麦考瑞大学校长,也是一名前高级公务员,现年64岁。帕金森被认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公共政策知识分子。据称,帕金森曾对澳大利亚央行行长一职表现出兴趣。

68岁的戴维·格鲁恩是澳大利亚统计局首席统计学家兼局长,从2018年起他还担任澳大利亚G20协调人,曾出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总理斯科特·莫里森的晚宴。

然而,按照澳大利亚的标准,格鲁恩或许更接近职业生涯的暮年。

上述7人,若论行事风格,与洛同样偏鹰派的有史蒂文·肯尼迪、盖伊·德贝尔、马丁·帕金森,而剩下3位更偏鸽派,他们是珍妮·威尔金森、戴维·格鲁恩、米歇尔·布洛克。

有媒体最新报道称,澳大利亚政府金融部主管珍妮·威尔金森已是成为下任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的热门人选,但最终如何,尚无定论。

5

换届后,澳洲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鹰派式加息之下,美国6月CPI回调至3%,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小涨幅。

美国货币政策已初见成效。相较而言,此时澳联储的货币政策却因换届而再陷模糊。

随着新任央行行长上台,澳大利亚货币政策又将何去何从,是偏鸽还是偏鹰,这一定程度上确实与新任行长行事风格息息相关,但根本上依然取决于当前及未来的经济形势。

7月4日的澳大利亚央行议息会议上,董事会决定将现金利率目标维持在4.10%不变。董事会给出的解释是,较高的利率正在努力在经济供需之间建立更可持续的平衡,鉴于此以及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董事会决定本月维持利率稳定。这也意味着,如果未来通胀依然高企,非常可能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水平。

不过澳大利亚央行最新结论是,通胀已过峰值,5月月度CPI指标进一步下滑。但通货膨胀率仍然过高,而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家庭消费前景仍然是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来源。较高的利率和生活成本压力导致家庭支出大幅放缓。一些家庭拥有大量储蓄缓冲,但其他家庭却面临着财务的痛苦挤压。全球经济也存在不确定性,预计未来几年增长速度将低于平均水平。

美联储胜利在即,澳联储行长却陷下台危机,澳元走向扑朔迷离(组图) - 11

澳大利亚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报告判断,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确保通胀在合理的时间内恢复到目标水平,但这将取决于经济和通胀如何演变。

该报告称,本月维持利率稳定的决定为理事会提供了更多时间来评估经济状况、经济前景和相关风险。在做出决策时,董事会将继续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家庭支出趋势以及通胀和劳动力市场预测。董事会仍然坚定地决心将通胀率恢复到目标水平,并将采取必要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月度通胀指标显示,5月份物价涨幅有所放缓,为5.6%,其中房价、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涨幅居前。

澳大利亚央行评估,回归通胀目标需要数年时间。  

牛津经济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预计现金利率最终将达到4.6%的峰值。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唧唧喳砰砰喳
唧唧喳砰砰喳 2023-07-14 回复
\"这位洛行长真是不靠谱,利率承诺不兑现,损害了买房家庭的利益!\"
玉玉糖新
玉玉糖新 2023-07-14
是的
loveuret
loveuret 2023-07-14 回复
\"洛在加息问题上一会儿说好几年不动,一会儿又抬高利率,怎么能相信他的话呢!\"
C_mu
C_mu 2023-07-14 回复
\"我觉得如果洛继续当行长,后果会很糟糕!\"
玉玉糖新
玉玉糖新 2023-07-14
😀😀😀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