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23.3°C-26.2°C
澳元 : 人民币=4.83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2022-10-10 来源: 英国大家谈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虽然她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成为女王,但她的统治历史仍然让人敬佩。为什么说伊丽莎白二世不应该成为女王呢?因为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国王在娶美国离婚妇女辛普森夫人之前,并未有退位的想法,那样的话,伊丽莎白女王也就做不了君主。

不应该成为国王

乔治六世(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阿瑟·乔治,从1936年12月12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乔治六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也是英联邦的第一任首脑。

作为乔治五世的次子、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 Albert 并不是王位继承人,在1936年12月11日哥哥爱德华八世决定退位,要美人不要江山,与辛普森结婚。 Albert 被赶鸭子上架,登上王位,取名乔治六世。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

从大英帝国到英联邦

尽管乔治五世和乔治六世的任内英国国力持续下降,但他们打赢了两次世界大战。从1956年的苏丹和1957年的加纳开始,大英帝国的非洲殖民地几乎在十年内全部转变为独立主权共和国,不再尊敬伊丽莎白二世作为国家元首,而只是保留英联邦组织成员身份。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2

当伊丽莎白女王登基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和南非等原主要地区已转变为英联邦框架下的独立主权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伦敦轰炸(英语: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从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伦敦已被轰炸超过76个昼夜,超过4.3万名市民死亡,并有约10万幢房屋被摧毁。伦敦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轰炸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3

1936年12月11日,Albert 面色苍白地出现在群臣面前,语气迟缓地宣读即位演说:“今天,我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与在座诸位会面的,这在我们这个国家是史无前例的。事已至此……我决心倾尽全力,我的妻子将与我共渡难关,希望所有的国民都能支持我。”

1939年9月,除爱尔兰外,英国与其殖民地向德国宣战。1939年9月3日下午18点,乔治六世向英国和海外领土人民发表了著名的《国王的演讲》:“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也许是我国历史上最生死攸关的时刻……为了捍卫我们珍视的一切,我们必须接受这个挑战。”

秘密午餐

1940年5月,英国军队被希特勒的大军逼入绝境。危急的形势,他召见主战派大臣温斯顿·丘吉尔,令其出任首相并组阁,带领英国度过危机。他说,英国选择了另一条路,需要一位新的首相。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4

经过深思熟虑,丘吉尔放弃了爱尔兰事务大臣的职位,选择了内政大臣的职位。国王最初对丘吉尔的任命感到沮丧,但他逐渐开始毫无保留地支持丘吉尔的战时领导。

乔治六世羞涩、木讷,丘吉尔脾气火暴。这对儿在性格上格格不入的君臣,自此开始了默契的合作--乔治六世包容丘吉尔的独断专行,丘吉尔则乐意让国王成为英国人的精神支柱。他上台后立即对战争形势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部署,在其执政的4年时间里,英国基本扭转了战局,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5

他和丘吉尔建立了“近代英国历史上君主和首相之间最密切的个人关系”。从1940年9月开始,在接下来的四年半的时间里,两人每周二都要吃一顿秘密午餐,坦诚地讨论这场战争,国王在日记中记录了他们的大部分讨论。

1940年5月,希特勒在欧洲西线发起攻势,绕过法国的”马奇诺防线”,40天后,巴黎沦陷。铁血宰相”丘吉尔,誓言绝不会相信希特勒的劝诱,而是要跟纳粹斗到底。在丘吉尔的计划下,英国制造大批飞机制造厂和空军新兵训练营。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6

1940年7月,德国为入侵英伦三岛制定了“海狮计划”,袭击英吉利海峡的护航舰队以及运输船队。但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海军一直是国防安全的基石,英国皇家海军长年占据海上霸主的地位。

3月,德军空袭英国沿岸港口,标志着不列颠空战拉开帷幕。德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在希特勒的面前夸下海口,表示只需要用空军的力量就能让英国投降。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7

从8月24日开始,德国开始高强度轰炸机场,引诱英军战斗机起飞,然后在空中消灭英军的战斗机。德军每天派超过1000架的飞机袭击英国的飞机制造厂,英国机场遭受了开战以来最为猛烈的轰炸,大概有200架的英军飞机被摧毁,但德军也损失了接近330架。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8

本来大家还是在战场和军事设施上较劲,但是德军直接向伦敦平民地区扔了炸弹。丘吉尔也不罢休,第二天立刻下令连续两天空袭柏林。希特勒一看,自己的地盘儿居然也遭了殃,希特勒大怒,叫嚣着要炸平伦敦。

闪电战

从9月7日开始,德军作战目标转为大规模空袭伦敦。开始了连续一周七天,不分白昼地轰炸,每天晚上伦敦都被战火照得通明,就连王室住的白金汉宫也遭了殃。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9

1940年9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伦敦闪电战开始一周后,一架德国轰炸机俯冲入云层,向白金汉宫投掷了5枚高爆炸弹,乔治六世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正在喝茶。

乔治六世这样描述:

“……就在这时,我们听到了德国飞机鸣响的呼呼声……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到飞机高速俯冲的声音,然后是炸弹的爆炸声——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我们只来得及傻傻地对视一眼,尖叫声就从我们身边飞过,在四合院里炸开了。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0

“我看到一大团浓烟和泥土被抛向空中,所有人都快速地躲进了走廊——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1

战争期间,白金汉宫遭到九次轰炸。当时,皇室被描述为面临着与该国其他地区相同的危险和供应限制。在整个战争期间,国王和王后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人民中间,他们的一些访问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欢迎可能也会受到质疑。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2

1937年成立的“大众观察”(Mass Observation)项目旨在调查当时的社会态度和舆论观点,表示,王室的来访表明了君主制对其人民的关心,人民感觉到君主仍然和他们在一起,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不下火线的国王”。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3

从结巴国王到流利演讲者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4

乔治六世成了当时英国人民勇气和毅力的象征。《大众观察》(Mass Observation)战争时期,英国皇室成员出现在电影新闻胶片上的次数大幅上升,估计,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有关王室成员的报道从23%升至80%,而当他们出现在银幕上时,观众自发鼓掌的比例增加了两倍。一名男子在观看完爆炸场景后对研究人员说:“现在,与其说国王是一个男人,不如说他是这个国家的象征。”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5

1943年,英军攻占了欧洲战略要塞马耳他岛。乔治六世不顾丘吉尔和军方的反对,来到马耳他战场,慰问军队。

人们都爱他

1945年5月8日,欧洲胜利日,乔治六世一家四口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下午和晚上,国王和皇室成员八次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向聚集在下面的人群致敬;但他们把正中间的位置,留给了民族英雄丘吉尔。狂欢的人们注意到,谦逊的国王比以前更瘦弱、苍白。战争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战争的压力让他因过度吸烟而患肺癌,以及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其他疾病。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6

1952年1月31日,国王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前往伦敦机场为女儿伊丽莎白和女婿菲利普送行。1952年2月6日格林尼治时间07:30,乔治六世被发现死在桑德灵汉姆庄园他的房间里,享年56岁。丘吉尔亲笔写下悼词:勇者无敌。

温莎家族的生命力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7

英国王室历史学家拉法尔-海德尔-曼库认为,与某些共和制国家不同,君主立宪制国家通常把王室作为整个国家庆祝活动的中心。传记作家汤姆·利文曾这样描述英国王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政体形式,并且充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久远的君主制国家

在历史上,英国历经过罗马帝国、北欧海盗、德国的入侵,每一次都是由国王率领民众度过危难。因此,英国人乐意看到一个睿智、坚定,能拯救英国的国王。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8

正是因为这一点,尽管多年来,英国出现了不少废黜王室的呼声,但支持保留王室的人数始终占多数。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19

欧洲大陆经历了反反复复的革命、流血、斗争,才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所有欧洲国家里,英国似乎最为保守。与欧洲隔海相望的英国,却对自己一次性搭建好的君主立宪政体感到很满足,不屑于法国式的冲动和斗争,是英国独有的民族文化。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20

它来自温莎家族独有的教育方式。自维多利亚女王到现在,温莎家族传承了七代,早已有了一套培养继承人的方法,从中培养出来的王子,基本都具备广博的知识、严格的纪律性和高度的忠诚性。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21

震惊:白金汉宫被炸?有人拍下这一幕(组图) - 22

这些聪明的国王,懂得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调整王室的行为和权力。没有人比他们更谙熟“适者生存”的道理,温莎家族因此而延续下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songyu
songyu 2022-10-10 回复
mozhuifish
mozhuifish 2022-10-10 回复
太震撼了!
田螺姑娘有点宅
田螺姑娘有点宅 2022-10-10 回复
知识量太多了。。。
OHRachel
OHRachel 2022-10-10 回复
omg
feel_lei
feel_lei 2022-10-10 回复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