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1日 17.1°C-19.4°C
澳元 : 人民币=4.8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吃免费寿司年轻人“鲑化” 热潮背后的三种思考(图)

2021-03-2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近期,台湾再次因“鲑鱼之乱”(三文魚)吸引国际关注,包括美国CNN、英国的卫报和BBC等争相报道,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这次的鲑鱼之乱不是有任何物资短缺,而是因为在台湾的日本连锁回转寿司店推出谐音折扣活动,只要名字里有“鲑鱼”就可以吃免费寿司,于是全台湾至少332人去改名,两天共吃掉商家新台币500万。

为吃免费寿司年轻人“鲑化” 热潮背后的三种思考(图) - 1

而此次的鲑鱼之乱跃升国际,许多外国网友大多把他当成趣味新闻看待,也有外国网友认为代表台湾的改名制度方便,或是惊叹台湾人对于鲑鱼寿司的热爱。而在两岸,有网友则是将此事与台湾时常标签陆客贪小便宜类比,认为两件事本质一样,却收获不同评价。而在这股“热潮”背后,也出现商家顾客关系、世代对“姓名”重视程度的差异以及社群推广的三种思考。

促销踏上“不鲑路” 商家是输还是赢

台湾的日本连锁回转寿司店“寿司郎”日前推出“爱的回鲑,寻人启事”谐音折扣活动,3月17日、18日只要名字内有“鲑鱼”两字或同音,中一字就可以打9折,二字就打5折,若与鲑鱼2字同音同字同顺序就能免费吃寿司。这样的行销其实并非是首创,是台湾社群促销的常用招式。

例如在疫情期间,为了庆祝台湾多次“加零”(新增个案为零)多个商家饮料店都祭出名字与“加零”同音的“佳玲”、“家玲”等都可以享有优惠的方案。而去年适逢龟山岛开放观光20周年,台湾交通部风管处宣布只要姓名有“龟”字可以顺利登岛,但与此次的“鲑鱼”一样,都引发诚意不足的批评。

为吃免费寿司年轻人“鲑化” 热潮背后的三种思考(图) - 2

但没想到,此次寿司店的优惠让许多年轻人愿意跑一趟户政事务所改名。许多90、00后年轻人为了折扣促销而改名“鲑鱼”,改名的年轻人也不避讳为了免费寿司改名这件事情,在社群媒体开心的秀出身分证“感受一下我们对寿司的决心”,甚至认为这是一种造福朋友的义气之举,“这次我改,下次他改。”

甚至开始比较谁取的名字更搞笑。“同鲑鱼尽”、“帅鲑鱼”、“鲑鱼肚”、“深海鲑鱼王”或者是超前布署把自己喜欢的食物都放上身分证,“龙虾干贝牛排XXX”,更有民众因此改名超过40字。改完名的年轻人在社群媒体高调炫耀和朋友组成“鲑鱼团”,更有生意头脑的鲑鱼开价“陪吃”,一天吃多场赚钱,想让敢提出这种“优惠”的商家“踢到铁板”。据内政部统计,除了全台10位原名叫“鲑鱼”的人之外,共有332人改名,这些“鲑鱼”和他们的朋友,共让寿司郎损失500万。

只是这样“对抗商家”的活动,商家真的受害吗? 台湾批踢踢论坛就商家是否“亏大了”开启讨论。但许多评论指出,寿司郎获得的广告效益相信是远大于亏损的。

为吃免费寿司年轻人“鲑化” 热潮背后的三种思考(图) - 3

“姓名”的世代差异

但在大家将鲑鱼之乱当成趣闻看待的时候,也有人严肃地认为应该要审视台湾改名制度是否过于便民(只需新台币80元,各户政事务所都可以办理)和一生只能改三次名是否合理的讨论。例如,台湾内政部政务次长陈宗彦就提醒希望台湾民众要能珍惜行政资源。此外,对于90和00后的改名现象,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

不论是算八字还是搭配族谱,传统华人社会对“姓名”都非常重视,改动也是一个大事。但是对于长期徜徉在网络世代的年轻人而言,暱称或是拥有虚拟的名字是常态,加上根据台湾《姓名条例》的规定,一个人有三次自由改名的机会,不需要像日本或中国大陆要有具体的理由,或是经过繁复的程序,追求趣味和在社群帐号分享生活的年轻人多认为是“无伤大雅”的一件事,更有“既然要改名,不如把名字改得更有趣,搏大家一笑”的心理。

而此次鲑鱼之乱对台湾政府而言有利也有弊。在耗费行政资源的同时,却也让台湾民众对于姓名制度有更多的讨论对于规范也有更多的了解,也有人因此发起建议从要规定改一次名至少要使用的年限而非限制改名次数。

另外,台湾布农族的原住民青年阵线成员Savungaz Valincinan(撒丰安)则提到,希望大家关注原住民族姓名权的问题,他提到汉人可以为了吃免费鲑鱼改名,原住民族的身分证却不能直接以族语文字登记(必须与中文译名或是原本的汉名并列)的问题。

社群帐号经营的再思考

而此次的鲑鱼之乱也引发社群经营的讨论。过去五年,台湾政府机关社群帐号走向逐渐活泼亲民,也会搭配热点话题,但有时候反而会惹祸上身。而此次内政部搭配鲑鱼之乱在脸书科普改名的方式和规定,并且搭配图文和谐音梗,收获一波好评。

但也有女性用品品牌跟风打“海鲜牌”,以“臭鲍鱼”(指女性私处)用了私密处清洁用品后,变成又香又亮的鲍鱼宣传其功效。

引起网友挞伐声浪后,事后该品牌道歉表示,“粉专发了一篇跟风鱼类的贴文,当中出现了让女性不舒服的字眼。作为女性品牌,犯下这样的失误,身为品牌创办人,诚心向所有女性致歉。”但仍有许多网友不买单,凸显经营社群的如何跟上热点而不引火上身的尺度拿捏和了解自身定位的问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烈述
烈述 2021-03-20 回复
換名成本太低了⋯⋯
Rockey
Rockey 2021-03-20 回复
都被洗成蛙了,这个有什么出奇的, 下次换个字叫蛙, 还是一堆人去改名的。
陳嘉嘉_Rachel
陳嘉嘉_Rachel 2021-03-20 回复
丢脸丢到国外了
PinkPinkPanther
PinkPinkPanther 2021-03-20 回复
有吃出毛病来的吗
Prince-Feng
Prince-Feng 2021-03-20 回复
为了吃个霸王餐,太拼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