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6日 12.0°C-13.9°C
澳元 : 人民币=4.8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多维:习近平不过一句话 别把“中美冷战”放这么大(图)

2020-08-17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几日习近平用了这样一话表达对中国浪费粮食现象的心情:“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此话一出,不只中国内部关注,西方媒体更有了各种分析。

比如美国之声(VOA)引用评论员分析表示,”此前经济好时可以从国外进口粮食,问题看不出来。现在外汇没有了,灾害又比较严重,南方水灾颗粒无收,黄河流域也有水灾,还有蝗虫等,长江流域的洪水跟人祸有关,这样一来,今年的粮食危机就比较明显。”英国卫报(The Guardian)也引用了学者的话,表示因为中美贸易战下中国老百姓感觉到,未来好像会不如过去四十年来那样和平。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分析同样是疫情、天灾加上中美贸易战,“中国高层对粮食安全的重视颇有1960年代与苏联关系交恶时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的意味。”文章也引用了中國學者的話表示,“现在国际环境日益恶化,中国可能面临被海外断粮的风险”、“中美贸易战下,中国贸易顺差大减,外汇随之减少,还会有足够美元购买粮食吗?如果还有,人家是否还愿意卖给你?”

多维:习近平不过一句话 别把“中美冷战”放这么大(图) - 1
习近平近日对粮食浪费现象发表批评,许多西方媒体将这一说上升到“中美对峙”。(AP)

可以明显发现,近年来中国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被太多目光关注,特别是中美贸易战爆发之后。习近平说一句话,不光中国内部,西方媒体也会综合当前国际情势与习近平的性格,解读出一条条似真似假的分析。

此次习近平发重话批评浪费,并表示“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西方一下就上升到“中美关系”。然而,这根本不是习近平第一次谈类似事情。

2013年1月,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那一年中央媒体带头号召,中国社会兴起了“光盘行动”活动,甚至中国企业家陈光标还带头更名为“陈光盘”。

“光盘行动”虽然也就是在2013年是网络热词,但这一理念其实过去数年也一直存在。

在官场上,近年因为打贪之风,在不少城市公务员结婚宴客都会克制,政商官员的宴席饭局虽说大多在私人包厢,但若太过铺张,也会怕被人放上网举报。至于老百姓之间,过去人们请客大多点非常多菜、讲究排场,且过去在宴席上若提“打包”,许多人会觉得不体面。但近年提倡光盘、节约,社会氛围不再将“浪费”视为“排场”。

习近平谈粮食浪费,一部分是基于这与打贪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上任后不断强调官员不浪费、不奢华、不给民众有“朱门酒肉臭”的铺张印象。

另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人们“造反”大多源于吃不饱饭,“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让十多亿人都吃饱饭不容易”,这是从官方到民间都会有的态度。

2020年,不论是疫情还是中国南方洪水,天灾就多,在此情况下呼吁一下人民别浪费,是很正常的。

将习近平一言与“中美贸易战”连一起是完全没必要的,且不说中国粮食自给率,都什么时代了,美国农民不想卖粮食到中国赚钱?美国人不卖中国人就会饿死?

更别提“中美关系差,中国怕海外粮食断供”这种说法。粮食主要是米、小麦、玉米三种,世界前几大水稻种植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泰国等;小麦有中国、印度、澳大利亚、乌克兰、巴基斯坦等;玉米则有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印度尼西亚等。

国际贸易下谁都想赚钱,更别提东南亚、南亚、中南美洲许多国家更是依赖农产品出口换收入。

当前中美关系进入不容乐观的情势,许多媒体称之新冷战,在这新冷战下中美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但若中国出什么状况,都往“中美冷战”身上套,那就有些夸张了。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天天骂土共就是推不翻
天天骂土共就是推不翻 2020-08-17 回复
美国之声VOA为自己国家400多万确诊患者发声不香吗?😂
咚樂逸緣
咚樂逸緣 2020-08-17 回复
居安思危。全球暖化必然会导致在未来某年,全球粮食减产,迟早得事。中国粮食绝对不能寄希望于国外!
心想事成嘟小嘟
心想事成嘟小嘟 2020-08-17 回复
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的外贸顺差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中国的储存粮食可以够吃一年,洪水过后都是丰收年,反华势力总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来回摇摆,他们心理健康是一个严重问题
FeliciaFeng
FeliciaFeng 2020-08-17 回复
不用紧张,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紧接着的人口减少,粮食问题根本不是事儿
Gentiana-麻花
Gentiana-麻花 2020-08-17 回复
往往最可怕的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錯,當然更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